惠州: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

来源:南方日报
2017-03-13 08:26:00
分享

惠州: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

   惠州努力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山水”是惠州的招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定位。放眼全国,在300多个城市中,惠州率先提出这一目标定位,这是一个“1+5”的发展目标定位体系,“1”就是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5”就是打造智造高地、区域枢纽、生态名城、文化强市和惠民之州,这构成了惠州“五位一体”发展的目标定位。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表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可以互融共赢,关键是要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保护,不能抛弃“绿色化”去谈“现代化”,要以“绿色化”为引领,处理好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不忘初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生态担当

让城在山水中 家在花园里

“快速发展的惠州进入后工业时代后,该是怎么样的城市形态?是宜居城市还是水泥森林?”惠州用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这一新目标定位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这一定位贴近惠州实际,惠州抓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绿色化”为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正确思路。

“在惠州,新鲜空气扑面而来,你可以任性地深呼吸。”今年春节假期,惠州接待游客达448.78万人次。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到惠州第一天,就在微信朋友圈晒旅游感受。今年年初,环保部发布了2016年空气质量状况,第一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惠州排名空气质量较好前十位城市的第三位;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惠州空气质量排名珠三角第一。

近年来,惠州投入“3个100亿元”“大手笔”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100亿元整治市区14条河涌,100亿元推动淡水河、潼湖流域“两河”污染整治,100亿元整治县、镇、村河涌污染,“治、控、管”并举,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观文化的水生态廊道,为民众造就更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之地。

在农村,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是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惠州开展了包括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在内的“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采取配备保洁员、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见缝插绿等措施,让惠州农村“脱胎换骨”:清水绕村流,美景惹人醉,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通过努力,惠州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62.42%,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 17.85平方米;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保持优良,全市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全市省级生态镇、各级生态村占比超过80%……

从城镇到农村,惠州正成为“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家园。

绿色经济

“取”“舍”有道构建绿色发展新优势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走进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个国内在建最大的石化项目,将助力大亚湾石化区建设世界级生态型石化基地。

“世界级生态型石化基地”不仅是数量上的世界级,更是质量、水平、标准上的世界级。“世界级”目标的背后,一张“招商图谱”为产业绿色发展吃下“定心丸”。当年,总投资100多亿元的17个项目,因为不符合“招商图谱”吃了“闭门羹”,而一批标准高、结构优、技术好的“优等生”项目则被主动引入。

从大亚湾畔来到东江之畔,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惠州潼湖湿地水草丰茂、白鹭纷飞,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的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引进思科潼湖科学城、碧桂园创新小镇等众多高端创新项目,“生态潼湖,广东硅谷”正加速崛起。

过去5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十二五”至今,惠州环保部门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超过1000宗,年均否决率超过10%。惠州正用一条条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说“不”。

说“不”的同时,惠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一方面,重点发展物联网、平板显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9.3%、42.4%;另一方面,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工业技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去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395亿元。

有舍有得,惠州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和产业布局择商引资,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绿色”成为产业经济的基底色,构建绿色发展新优势,从中折射出惠州对于“五位一体”绿色跨越发展道路的坚守。

惠州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惠州在全省较早制定实施《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以“碳规”为引领,大力推动“多规合一”;制定实施《惠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城市形态从“一城三组团”向“一市六组团”拓展,不断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

生态红利

播下生态种子收获

源源不断绿色福利

赏花、摘果、住民宿……惠州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爆。“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扮靓惠州农村,不仅村民住得更舒心,一些农村还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不但成为本地人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还吸引了深圳、广州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美丽乡村”孕育出“生态经济”。

“我们践行的是‘五大发展理念’,播下的是生态的种子,改善的是生态的环境,提升的是群众的生活水平,带来的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陈奕威说。

老百姓过去要温饱现在还要环保,过去要生活现在还要生态。如今在惠州,“绿色化”成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价值取向,“惠州蓝”成为了城市品牌,绿色福利成为了民生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亚湾区,凯美特公司将石化加工后剩余的气体严格提纯后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供应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销往全球;在博罗县罗浮山脚下,景田百岁山矿泉水项目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连续10多年中国出口量最大,同样销往全世界……

水干净了就能引来大鱼,生态环境好了就能引进很多好项目、大项目,保护生态环境为惠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这一世界级研发机构,将在惠州建设广东IMEC研究中心。该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卢克曾经到访惠州,他被惠州美丽的环境所吸引,他说,惠州在政策、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对人才等要素的吸引之处。

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一的惠州,将坚持绿色化引领,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惠州将继续以“绿色化”为统领建设“现代化”,依靠“绿色化”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让人民群众更加向往的“现代化”,还将秉承“大密大疏”的理念,科学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建设并经营好城市,为子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也就是我们画画时强调的“留白”。

惠州将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年初,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探索构建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体系,实行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制度。

今年惠州将开展绿色城乡“六大行动”,包括“护蓝”“清水”“净土”“碧海”“增绿”和“低碳”行动,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惠州各级各部门正形成强大合力,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依山伴湖与拥江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的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撰文:罗锐管春枫 摄影:梁维春)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