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吉林,活力无限。
3月6日下午,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吉林代表团全团会议会场,再次涌起如潮人流,吉林代表团举行全团审议并向媒体开放。吉林以更加开放与自信的姿态,展示发展活力,描绘美好未来。
审议还没开始,会场内记者席便已一座难求。来自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境内外36家媒体的80多位记者早早赶来,抢占有利地形,聚焦我省代表风采,聚焦吉林振兴发展。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吉林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吉林人民收获了改革的福利、发展的福利、绿色的福利,日子越来越好,对未来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吉林振兴的亮丽答卷,吸引着在场记者的关注。
16时30分,审议结束。代表团副团长房俐宣布采访开始。
人民日报记者率先提问:一段时期,“投资不过山海关”引起媒体热议。吉林为改善发展环境下了很大功夫,现在收效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举措和打算?
代表团团长巴音朝鲁首先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对吉林振兴发展一直以来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他说,近年来,我们把软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吉林的发展环境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一是我们思想理念的变化。牢固树立了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发展软环境作为最大的硬资源、最大的软实力、最大的降成本。二是政府职能的变化。政府的服务监管大大提升,吉林已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三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去年以来,民间投资逆势上扬,聚焦吉林的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四是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全省出现了投资增长、人才回流的喜人态势。今天的吉林,人气更旺、士气更高、底气更足,我们对干好吉林事业、实现全面振兴充满必胜信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巴音朝鲁说,打造良好发展环境,吉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经济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吉林全面振兴一定大有可为,吉林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巴音朝鲁铿锵有力的声音,赢得现场记者一阵赞叹。
“打赢脱贫攻坚是吉林向党中央、国务院立下的‘军令状’,吉林如何推动落实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实现目标?”凤凰卫视记者向代表团副团长刘国中提问。
刘国中说,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吉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战,认清特殊性和复杂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强化精准管理,实施危房改造等十大攻坚行动,推广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如期完成30万人脱贫任务,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精准,有序推进,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任务。今年20万人要脱贫,明年实现“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之后要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查漏补短,巩固提高。突出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两个“硬骨头”,力争全面完成任务。强化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两大支撑。增加收入最终要靠产业和就业。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扶贫新产业,推动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三项保障制度,增强贫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刘国中充满自信的回答,让现场热度迅速攀升。
“吉林是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哪些思路和打算?”
“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吉林如何既保证种粮百姓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吉林省是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改革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作为吉林省对外通道建设的重大项目,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通化港已正式通关运营,将如何借港出海?”
“保护野生东北虎,延边在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方面,还有哪些好的思路?”
……
随后,任克军、杨克勤、金育辉、李秀林、李景浩等代表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代表们有问必答,谈成就充满自信,说问题态度坦诚。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记者们深深惊叹于吉林故事的精彩。
“开放的吉林欢迎你!”走出会场,代表们真诚邀请的声音,真切地回响在每位记者的耳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