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应重视国民创新意识培养 从小学开始增设创新课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05 13:05:58
分享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在会议上的提案中指出,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重视国民创新意识培养,从小学开始增设创新课程。

吴志明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其中着力强调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然而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学生在课堂上的确学到了不少知识,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学生几乎成了一个装载知识的布袋和机器,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脑子里有知识但少有创新思维的意识,发明和创造更是少之又少。培养创新意识已经提升为整个政府倡导的行为,重视国民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儿童做起。

因此,吴志明建议应从小学开始增设创新课程。具体建议如下:

1.制定相关《条例》。政府应该制定鼓励青少年创新创造的相关《条例》,从制度上大力支持在中小学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创客实践室,提升在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日本每一所中小学校在专门为学生们举办的绘画、制作工艺品比赛或展览活动中,除了设立“校长奖赏”,同时都有设立“市长奖赏”、“教育局长奖赏”,同时相关政界人士还会亲自参加,说明政府对于小学生创新建设活动的重视。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编写好创新教材。应统编适合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发明的教材,通过这样的教材来激活孩子们心中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质,为他们将来的创造发明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学习借鉴美国DI全球赛(“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缩写,原意为“目的地想象”)。DI大赛关注创新能力、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三方面的能力,鼓励和激发参赛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开设“创造性”课程。尽快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专门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创造能力、 创造习惯为宗旨的“创造性”课程,每周至少一个课时,让创新思维首先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脑海之中。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综合化”。综合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要加大美育比重。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为基本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行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结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把中小学生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作为今后高考录取的一个参考指标。如果学生在高考之前有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应给予优先录取或破格录取,以此激发孩子们创造发明的欲望和潜力。(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