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座谈会上发布了《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发生儿童被性侵案件数量433起,受害人778人,比2015年增加93起。
3月2日,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 澎湃新闻记者 李延兵 图
报告称,被性侵的儿童以7—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2016年儿童被性侵案件比2015年增加三成,据统计,2016年433起案件中共778名儿童被性侵,其中719人是女童。而发生的433起案件中,农村占比57.8%,农村的高于城市。
在案件数量统计中,其中熟人作案占七成,作案人与受害儿童关系主要是“朋友关系,教师关系,家庭关系”。统计显示,发生的儿童被性侵的案件种,60%以上是多次作案,作案人多次发生性侵儿童行为。
报告显示,在对31个省份9151人填写的问卷显示,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70%的家长没有对儿童进行防性侵教育。41.37%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从未提过防性侵教育知识,近9成的儿童从未上过防性侵的课程。
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称,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是缺失的,建议在在大学开设家庭教育学科,在学科内加入儿童性教育、法律、安全、儿童的营养等内容。孙晓梅称,女童性侵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部门几方合力预防。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在座谈会上表示,目前的教育问题中主要表现在生活常识缺失,造成儿童被性侵。他建议开设“公民常识”课程,从幼儿抓起,从小知道生活的基本常识,希望全社会呼吁改变功利性教育,将文化注入教育,让教育更有灵魂。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