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全民参与,多措并举,蓝天再现新崆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2-27 10:44:53
分享

元宵过后,天气渐暖,古城崆峒一片祥和安宁。广场上,晨练的白发老者精神矍铄、气定神闲,太极拳、功夫扇表演刚柔相济、有板有眼;公园里,意气风发的小青年,前一阵刚在微信圈里冒个泡,这会就约来三五好友结伴踏春赏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接踵而至,与久违的春天来场亲密约会。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描绘着幸福图景,享受蓝天白云下的惬意。这是近年来崆峒区致力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中心城区人居环境的结果。

遭遇尴尬 宜居之城曾陷环保困局

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平凉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崆峒区的优势不言而喻。近年来,该区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借助全国首批5A级景区崆峒山,着力打造休闲养生福地,昔日旱码头名声鹊起、华丽转身。然而,这样一个宜居之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2014-2015年,中心城区PM10一直居高不下,平凉市因此连续两年未达到省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市政府主要领导被约谈。

痛定思痛,追根溯源,不争的现实摆在面前:集中供热未覆盖区域燃煤锅炉煤灰粉尘污染,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中心城区道路狭窄、车辆长时间滞留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建筑工地、道路、裸露地表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部分企业节能减排责任不落实、污染防治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违法排污和超总量排污问题时有发生……。

紧急动员,全民参与打响治污攻坚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全面小康的长远大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是工作所需、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全区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识大体、顾大局的责任和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和干劲,坚定信心,排除万难,确保中心城区大气质量尽快得到明显好转。”在去年9月2日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上,区政府区长赵小林向全区发出了总动员。

一令既出,层层响应。区政府精心部署、精准施策、铁腕治污,各乡镇街道、住建、环保、工商、执法、食药监、工信、商务等部门递交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住建部门将城区26个片区107个建筑工地纳入监管,严格落实省政府“六个百分百”和市政府“三个必须”要求,下发限期整改和暂停施工通知书380份,约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负责人270人(次),行政处罚施工企业16家,计入诚信“黑名单”和不良行为记录单位8家。

执法部门严查运输车辆沿路抛撒、带泥行驶等违规行为,中心城区东、西出入口车辆冲洗平台的建成,彻底根治了“输入性”污染源。同时,对中心城区14条主要街区的124个路段,全面实施“七扫十洒十喷”,有效减少了道路扬尘污染。

食药监部门宣传、引导、督促餐饮单位使用清洁能源,安装净化设施,恼人的油烟被戴上“口罩……,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崆峒大地打响。

雷霆出击,严守防线誓叫蓝天再现。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污染行业(企业)责令进行停产整顿,对环境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对防治工作要求不严、督查不力、履职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

2016年,全区共对54户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1户煤炭生产企业实施了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对商砼站、沥青搅拌站、砂厂、建材(加工)等共19户企业进行了依法关停,对城乡结合部29户煤炭经营摊点进行了清理取缔,对纳入治理的1988户餐饮单位实施了清洁能源技术改造或关停,在集中供热管网和燃气管网未覆盖区域完成燃煤锅炉关停取缔或达标治理81台,强制淘汰黄标车、老旧车4356辆人,建筑工地、道路、裸露土地及堆场等城市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区委、区政府治污的决心得到了热烈的回应,门户网站留言板里满满都是普通居众的点赞。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党群联手,上下齐尽,换来了崆峒的天蓝、地绿、水清。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2016年,平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达标率为84.7%。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达到85μg/m3、42μg/m3,比2015年同比下降10.5%和14.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四项指标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我们要对崆峒今后的发展负责,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50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治理大气污染,既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不能放松。”在2月13日召开的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如是说。一席话,既是铮铮承诺,心系民生冷暖掷地有声,又是决战号角,激励党员干部奋力前行。(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