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和田策勒县策勒镇恰合玛村小学2年级学生阿拉帕提·努尔买买提收到了一封伯伯的来信,询问在双语学习方面还有什么困难,并邀请他有时间来乌鲁木齐做客。正是缘于一张助学卡,把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的姚建新伯伯和这位小学生两家人连结在一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亲戚。
近几天,策勒镇两个小学37名小学生陆续收到了乌鲁木齐亲戚打过来的800元助学金,他们在兴奋之余筹划着要给亲戚写封信。
“学生的银行卡由我们学校专人管理,里面的助学金全部用于学生的学习用品、课外书籍等专用花销,有严格的账目记录和领取手续。这些孩子真有福气,我们一定要教育孩子们要惜福、要感恩、要进步!”恰合玛村小学校长古丽尼莎说。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第三批驻村干部在去年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了许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几乎没有用作课外学习的资金,学习用具和课外书籍匮乏。为此,驻村干部经过商议,志愿提出每个成员负责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全程助学费用并和他们的家庭结为亲戚,助学标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年的资助费用分别为800元、1200元、1500元。
当地学校向他们提供了小学贫困学生的名单。总领队向红伟自告奋勇认领了2名学生,其他队员各自认领了一名学生。他们把这个倡议发到朋友圈后,又引来了24名系统员工的积极响应。驻村干部为37名学生办理了专用银行卡,给双方发放了联系卡,已连续两年把助学费用汇入学生名下的银行卡。
粗略计算,爱心捐助方将为每个贫困学生投入12900元,37名学生费用共计47万余元。
驻村干部尼加提说:“文化扶贫至关重要。能帮助村里的孩子们顺利接受教育、完成学业,提高文化素质,是好事,是实事。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这里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帮助。我们虽然要走了,可心还留在这里,因为这里还有让我们牵挂的孩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