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武汉市人大十四届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市长万勇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该市将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打造中国重要经济中心等8大任务,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招商引资”成今年武汉“一号工程”
万勇在报告中说,2016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1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目前,城市发展新动能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钢铁行业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成为内陆唯一拥有两个综合保税区的城市;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出行更加舒适便捷等。
万勇指出,未来五年,是武汉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复习大武汉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将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为此,武汉将把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吸引更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武汉。
未来五年,武汉将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通过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培育2个产值超5000亿元和若干超2000亿元的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世界设计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实施“聚商育商工程”,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等,进而打造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去年获批的湖北(武汉)自贸试验区,是武汉推进双向开放、重塑优势的重要平台。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该市将通过高标准建设湖北(武汉)自贸试验区,将其建成建成湖北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新窗口;争取更多领事机构、国际性组织和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落户武汉等,把武汉打造成中国内陆开放高地。
2017年,武汉瞄准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武汉提出未来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
万勇在报告中表示,武汉将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人才支撑。通过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基地、大科学装置,深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引进10名产业科学家、1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15个“创谷”,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吸引100万大学生在汉创新创业等措施,把武汉打造成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一座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和创新之城。
“年轻人代表未来,复兴大武汉离不开优秀年轻人的加入。留住更多大学生,将提高年轻人人口占比,城市会更有活力和竞争力。”昨日,多位来自新经济行业年轻的武汉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武汉向大学生发出邀约,提出力争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这是面向未来、高瞻远瞩的做法,显示武汉拼搏赶超的决心和冲劲。
“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相当于每年要留下20万左右毕业生,这并不容易实现,但非常必要。”武汉市政协委员、卷皮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里峰说,留住优秀年轻人才,就是留住武汉的发展未来。“应届毕业生大多就是20多岁,从现在开始重视他们、珍视他们,经过5年发展,他们就到了最年富力强的年龄,正是复兴大武汉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从目前薪酬的绝对值来说,武汉可能难以和北上广深等城市比拼,但武汉留人,应该强调比较优势。”武汉市政协委员、盛天网络董事长兼CEO赖春临认为,如果武汉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高的发展空间,在武汉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也会影响很多优秀毕业生的选择。不过,她也强调,最顶尖的人才一定是更关注成长性的,武汉要充分展示前景、潜力,并有切实的措施,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并相信,和武汉共同发展一定是最好选择。(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