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温室大棚里,一根根瓜藤从地上爬到半空中,两三斤重的小西瓜挂在藤蔓上,翠绿欲滴。“这种西瓜皮薄瓜脆,可以像苹果一样削皮吃或者直接吃。”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里,还有多个玻璃温室大棚里培育着豆角、黄瓜、圣女果、草莓和绿萝等果蔬瓜菜和园艺品种。这座占地5132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每年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亩产效益近30万元。同时基地还培育着许多新的果蔬品种,技术成熟后将向农户推广,助农增收。
低纬度的温暖阳光,给予了海南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省近年来也一直从扶持政策、产业标准化、产业发展方式等多方面下力气,逐步建立健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这张“王牌”。
喜:瓜果卖得俏 收入节节高
“去年我们参加了生产队组织成立的金飞阳合作社,芒果不愁卖了,10亩芒果一年收入有6万多元。”海胶集团红林分公司职工刘兰英盘算着自家2016年的经济收入,不由得喜上眉梢。
热带水果是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2016年,海南省热带水果收获面积有203万亩,产量达到284.3万吨,产值130.5亿元,这其中,芒果又是最高效的热带水果,全省种植面积约有70万亩,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不仅仅是芒果产业,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提质增效上也进行了探索。例如2016年全省全年调减了15.2万亩低产甘蔗田,发展种桑养蚕、种草养畜等产业,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十大工程”,做大做强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
如今,海南形成了以“五基地一区”(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主导的热带特色产业体系,冬季瓜菜年出岛343.7万余吨,热带水果年出岛280万余吨,供应国内外180多个城市,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10公斤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冬季“菜篮子”和热带“果盘子”。
忧:产业短板多 整体规模小
2016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富裕农民、服务全国、振兴经济、绿色崛起的顶梁柱,成为真正的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
站得高,也要看得远。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海南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还面临着优质有效供给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强、专项政策和专业人才匮乏等发展瓶颈,王牌之路还需持续发力。
“以芒果为例,目前海南的芒果虽然产值相对较高,但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我们占据了生产地理优势,是全国最大的种植生产基地,同时现在市场需求持续升高。”三亚芒果协会会长彭时顿认为,芒果产业的发展实际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随着产业的发展以及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产品冲击,芒果全产业链发展任重道远。
博大基业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冰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需要逐步改变,但目前海南省农业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对农民增收方面尚未发挥出更大作用。
专项政策和专业人才匮乏,也是海南省新型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贵州华农集团副总裁杨庚齐介绍,2016年华农集团与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合作引入草畜牧产业项目落户海南发展,目前草畜产业园区开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但作为新兴产业,草畜牧产业专业人才在海南很少,政府专项政策也匮乏,目前农垦草畜产业板块的大部分人才都是从贵州带过来的。
盼:政策多支持 联手解难题
彭时顿认为,芒果产业需要建立品牌体系,从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以及融资等各方面都要建立一套规范标准,专业人做专业事,继续优化芒果产业结构,持续有效供给。
夏冰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农业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会金融行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农业企业的孵化、起步走得更为容易些。
海垦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张志坚认为,目前海南农垦正在大力发展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热带作物、草畜养殖、南繁育制种等热带高效农业,这些特色高效产业的专业人才都很匮乏,希望政府针对特色高效产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本省高校也可根据海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高效农业产业人才。
2017年,海南省将从农业产业化、品牌标准化等方面继续推进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继续开展国家级龙头企业检测和认定,扶持海南省特色农业项目做大做强;瞄准热带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以产业为纽带,打造“一县一品”或“多县一品”,形成拳头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热带高效精品农业。(记者孙慧 实习生 卢子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