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惜 呵护实体经济腾飞

作者:任松筠 杨频萍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2-11 06:33:02
分享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受到高度关注

实体经济占我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省委书记李强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提出要“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优势”,省长石泰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高度重视、倍加珍惜”8个字,凸显实体经济的地位。实体经济如何进一步强身健体,为经济发展大局发挥应有作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技术创新,练就“高精尖”

“省委、省政府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抓住了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省政协委员、南通市经信委副主任陆建新认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要从全局角度上把握,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我省实体经济整体竞争力。

在省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周友梅看来,江苏人擅长搞实体经济,但缺乏资源,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要推动实体经济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徐州是传统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是徐州制造业的“老底子”,也是改造升级的发力点。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亮出他的思路:以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发挥创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牵引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全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张国华介绍,为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徐州大力实施企业装备制造升级计划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着力向装备制造、食品、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注入新的科技含量、创新元素,努力让过去“吃粗粮、干粗活”的传统产业“化茧成蝶”,练就一身“高精尖”的内功。

当前,有些产业利润日益稀薄,而缺乏盈利吸引的产业又无法沉积资本。陆建新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还是技术创新和资金融入,要顺应全产业链竞争、技术集成创新和多元资本投入趋势,为产业注入新的种子和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产业链、资金链激活创新链,避免“创新孤岛化”。“只有围绕产业和市场需求来配置创新资源,用资本的高度活性激活创新资源,才能解决当前科技创新中的‘怠速空转’问题。”

集聚资源,培育“世界级”

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省工商联的提案建议,着力扶优扶强、鼓励并购重组、深化产业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制造业企业。同时,落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引导广大企业做专、做精、做强,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和专特优精“单项冠军”企业。

“省委、省政府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重大机遇。”打造“百年老店”,省人大代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有自己的思考:首要的是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找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一代一代坚持做下去,不因外界干扰而偏离方向。其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形成富有活力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同时,持续不断强力投入,不折不扣落实“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此外,还要学会利用国际资源。如今,徐工在巴西、德国、奥地利、印度、美国拥有制造基地,在德国、巴西、美国拥有研发中心,今年还将规划建设一批全球KD工厂和备件、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周友梅建议,园区要加快产业集聚,注意形成差异发展、协作配套的园区发展格局。科学设置功能分区,依托各区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陆建新说,要坚持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特色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若干个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和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添柴鼓劲,经济“再出发”

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同样,实体经济也离不开金融的能量供给。省人大代表、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力觉得,应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抓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海外并购,打造创新发展领头羊;要“抓小”,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省人大代表、江苏金康达集团董事长姜滢注意到,银行增加的贷款绝大部分流入房地产、股市与政府融资平台,民营实体经济难有资金注入。他呼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在用人成本上、税赋上、融资上扶持与保护民营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正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将有一大批企业会被市场所淘汰。省人大代表、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春明说,在这一特殊时期,企业需要主动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新春兴作为一家节能环保企业,正努力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将生态化、资源化、智能化作为企业发展理念。但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各地形成优势产业的最佳机遇期,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用战略发展眼光,充分利用金融资金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做到蓄水养鱼,助力企业成长发展。

不少企业正处在转型创新关键期,由于电商的冲击,产品毛利降低,业务竞争激烈,有的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省人大代表、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徐之伟建议对经营时间较长、底子较好、前景可期的企业给予帮助和支持。比如,进一步简化手续,借助互联网高效快捷地为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相关业务;有关部门积极宣传本地企业精良产品,帮助扩大产品销路。

省政协委员、江苏苏鑫装饰集团董事长金鑫南希望,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权服务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营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新环境,激励创新原发动力。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省人大代表、省国税局局长胡道新表示,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出口退税鼓励出口,支持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还有就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去年江苏通过两项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负70多亿元。

省政协委员、无锡市经信委主任高亚光呼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能源使用成本。比如:逐步放开发电侧的计划电量,给予发电企业更多的市场自主权;以市场化竞争实现火电机组的升级换代等。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松筠 杨频萍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