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02-06 16:10:33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中国网2月4日讯 今年过年,有两个人,让我惦念着,一个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一个是癌症患者。她们在鸡年新春之际,给我拜年,给我祝福,与众不同。

常秀英老人:如果不是你,我活不到现在啊

“小盛,过年好啊!”

2017年1月30日,正月初三,上午10时许,我给一位老人打电话拜年。刚拨通电话,还没等我说话,电话那头便兴冲冲地给我拜年了,祝我鸡年吉祥,万事如意。

这位老人生活在哈尔滨,今年79岁了,是一位4个孩子的母亲,如今只有儿子活着,3个女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就是我从1994年3月8日开始关注至今已经关注了23年之久的包氏姐妹的母亲常秀英。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

1973年,包俊艳9岁,她父亲包祖荣,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离开人世,那一年,包祖荣39岁。年轻守寡的母亲常秀英,含辛茹苦地把三女一男4个孩子拉扯到大。

1994年,包俊艳的两个姐姐包俊清、包俊华,也因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一个星期内,相继死亡,死时,包俊华35岁,包俊华33岁。

运动神经元疾病,世界上五大绝症之一,这种疾病患者,全身肌肉萎缩,最后窒息而亡。这种病人被称为“渐冻人”。

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一样,包俊艳也是这样的“渐冻人”。

2003年3月,包俊艳又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家族遗传性不治之症,在包氏家族中,我知道的是,4代人中有12人发病,包俊艳发病较晚,活着的时间最长——8年。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常秀英老人在为三女儿包俊艳梳头(摄于2007年2月4日)

2011年6月22日13时,47岁的包俊艳离开了人世。据她母亲常秀英讲,头天晚上,她睡得很香,就这样一直没醒来——她走得很安详,没受太多罪,也享受了人间关爱。她和两个姐姐,在天堂聚首。

命运多舛的常秀英老人,只剩儿子、儿媳和孙女相依为命。

1994年3月8日,妇女节那天,自由撰稿人身份的我,摔伤的左臂缠着绷带,骑着一辆两轮小摩托,来到常秀英家采访这个不幸的家庭。

当时,常秀英的大女儿包俊清、二女儿包俊华都在同一个医院住院,60多岁的常秀英老人每天轮流照顾两个女儿,为二女儿挤压胸部做人工呼吸……

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

我采访后,写出近万字的长文,找打字社打字后,将稿子通过邮局邮寄给法制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报社,并附上一封信,告诉编辑,我不要稿费了,只想让编辑同志尽快发表文章,为了挽救这个不幸的家庭……

很快,稿子在《法制日报》“婚姻与家庭”版整版刊发,《羊城晚报》也用半个版的版面予以刊发……全国很多报纸都刊发了我的这篇文章。

《法制日报》“婚姻与家庭”版的编辑给我回信说,“我认为我够善良的了,没想到你比我还善良”,后来,我和这位编辑成了好朋友——不幸的是,这位编辑隐患癌症不幸英年早逝。

我的报道立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也感到哈尔滨采访了这个不幸家庭,并很快播出。

包氏姐妹收到各地两万多元的捐款,我在医院帮助常秀英老人一一给爱心人士回信表示感谢,并到处帮助包氏姐妹联系医生、寻找偏方……

最后,还是没有挽回包氏姐妹的生命,姐俩儿在一个星期里,先后离开人世,尸体火化后,骨灰存放在一个地方,并且相邻,“姐妹俩在另外一个世界,也算是有个伴儿”。

姐俩儿去世、尸体火化、骨灰安葬,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不到一周时间,白发人送走的是两个亲生女儿……

这一切,我都亲历了,再加上过度劳累,我一下子也病倒了,住进了姐俩儿住过的那个医院,常秀英老人还要照顾我……

包俊清、包俊华去世后,我经常到老人家看望老人。后来,我到了北京工作、生活,但只要回哈尔滨,还是都要到老人家去看望她。

常秀英的三女儿包俊艳发病后,我到老人家去的次数稍多一些——要对这个家庭进行跟踪报道。

对包俊艳发病后的报道,我以《“渐冻人”的绝唱》为题,在《法律与生活》杂志做了封面报道,两万多字的文章,也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反响——这个时候,是2007年10月,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多家新闻媒体纷纷予以转载。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组在采访包俊艳和常秀英老人

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组看到了我的报道,和我联系后,我又带他们到哈尔滨采访。2008年2月25日,央视《共同关注》以《好好活着》为题,播放了这个专题节目。

后来,包俊艳病情加重,我帮助出常秀英老人联系助养院,联系哈尔滨市社保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解决了包俊艳的低保问题……

再后来,我和包俊艳的弟妹一起,到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民政局、社保局等部门,送锦旗,感谢各级政府部门对这个不幸家庭的帮助与关照……

最后,包俊艳还是追随她的两个姐姐而去……

包俊艳去世后,我仍然一如既往,只要有机会去哈尔滨,就去看望这位不幸但又很坚强的常秀英老人,给老人家买点水果、奶粉之类的,也留点零花钱给她。

逢年过节,打电话问候,必不可少。在她的意识里,她把我当做了她自家的亲人。而我,也把她当成自己的老人。

鸡年春节到了,又到了拜年的时候,她急切地不容我先说话,先给我拜年问好,老人家告诉我,她今年都79岁了,“如果不是你,我活不到现在啊,小盛!”

2007年那会儿,她患有高血压、心肌梗塞,“突然有一天,我心梗犯了,被送到医院抢救,差点没死了,我还以为看不着小艳(包俊艳)了呢,没想到把她‘送走’了”,老人说,“我寻思着我也就将就(活)个三、四年吧,没想到,我还越活越硬朗了”,电话那头,是爽朗的笑声。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常秀英老人的画作(2007年12月6日)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常秀英老人的画作(2008年1月13日)

在这位老人心中,我是她的一个精神支柱。无论高兴地事儿,还是烦心的事儿,她都喜欢跟我念叨念叨,“跟你说话,心里舒坦”。

我问她身体咋样?她说,比前些年好多了,身子骨硬朗着呢,“只是啊,有时候,想你啊,小盛,你是我家的恩人哪!”

她说,她身子骨硬朗,啥都能干,不想老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不方便,老是给孩子添麻烦,“我想回老房子住,一个人能照顾自己”。

当老人的,都是这样——见不到孩子,老想孩子,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了,却又不忍心给孩子添麻烦。

老人说,人一上岁数,就好怀旧,“老想着你帮我家的那些事儿”。我说,没啥,都是人之常情,你老人家不容易。

老人希望我能有机会常到她家去坐坐,唠唠嗑,叙叙旧。我说好的,只要有机会去哈尔滨,一定去看望老人家。电话那头,她乐得合不拢嘴。

鸡年新春:一位老人和一位癌症患者的期盼与祝福

过年了,喜事多——老人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张代芹的官司,终审也赢了,过了春节,那个房子就过户给张代芹了,张代芹就能拿到房本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