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21.32亿美元
“十三五”开门红,广东检验检疫局原产地业务改革硕果累累,2016年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05.76万份,签证金额341.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02%和18.87%,签证量居全国首位,可为出口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21.32亿美元。其中,签发各类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55.5万份,金额176.7亿美元,同比猛增96.7%和64.23%,可为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17.68亿美元。
据统计,原产地签证需求大的主要是机械器具、电气设备等装备类产品、家具、灯具、塑料制品、玩具、鞋靴、皮革制品、纺织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钢铁制品等国内过剩产能行业产品。广东检验检疫局2016年共为此三类产品共签发了原产地证书68.31万份,惠及出口金额212.62亿美元,占签证总量的64.59%和62.28%,可为出口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13.1亿美元,促进了相关产业产能出口,有力配合了国家优进优出战略的实施。
截至2016年,我国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出口产品可凭原产地证书获得进口国关税减免。以2015年底开始实施的中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为例,我国出口澳大利亚、韩国90%以上的产品可获得关税减免优惠,尤其是出口澳大利亚91.6%的产品在协定生效时即可享受零关税。2016年广东检验检疫局中澳、中韩自贸协定证书签证量达14.06万份和7.31万份,货值33.49亿美元和20.87亿美元,成为自贸协定证书的后起之秀,分列该局自贸协定证书签证量二、三位。
为进一步发挥原产地业务对广东外贸的服务效能,广东检验检疫局在“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改革进程中,顺势而为,先行先试,着力推动原产地业务改革,大力整合相关业务管理职能,籍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释放改革红利。
一是简政放权,帮企业提速减负。对内推行原产地签证“一体化”,通过大数据共享,打破检验检疫机构辖区界限,满足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商贸类企业的签证需求,缩减了原产地证书从“窗口”到“手上”的中间环节。该措施被广东省政府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第二批可复制可推广创新经验在全省加以推广。对外加强与商务部门的横向合作,选取试点单位,推行原产地企业备案、报检企业备案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三证合一”,实现了三道手续、一次受理,减少企业来回奔波,避免备案相关资料重复提交。
二是科学管理,促产品优进优出。2016年3月起广东检验检疫局全面实施原产地签证清单管理制度,对清单外产品即报即签,清单内产品快审快签。支持企业“海外仓”建设,于2016年6月5日为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签发了全国首份海外仓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助力企业利用自贸区政策推动外贸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原产地证书作为价格承诺执行手段,应对墨西哥对我瓷砖发起的反倾销,为输墨瓷砖生产企业签发了74份价格承诺原产地证书,货值599.56万美元,帮助企业免于被墨方征收反倾销税,促进了质优价优的瓷砖产品对墨西哥出口。
三是优化服务,助外贸回稳向好。广东检验检疫局成功将原产地签证业务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避免外贸企业在出口申报时多部门、多系统、多客户端的复杂操作,提高了贸易便利化。
广东检验检疫局还选择辖区内装备制造、优质过程产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开展重点帮扶,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利用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提高竞争力扩大出口。
结合广东产业特色和行业发展水平,探索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叠加自贸协定实施示范区,区内企业获得了明显的签证优势,包括:自动获得检验检疫局原产地企业备案;产品免于调查,直接受理签证;减少签证产品事后监督抽查频率。双区叠加措施先后在江门摩托车质量安全示范区和顺德出口家电示范区获得成功。
从简政放权,到放管结合,再到优化服务。广东检验检疫局原产地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走过了深化认知到主动改革的过程,厘清了“放”、“管”、“服”三者的关系,并将继续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耕细作,助力企业扩大出口,服务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