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2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白瑜 陈宇轩)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从老家回到深圳的人们即将开始又一年的打拼。记者采访了在深圳工作的70后、80后、90后,看看他们给自己定下了什么样的新年“小目标”。
——70后打工者:“期盼团圆”
42岁的罗先生从技校毕业后,几番辗转来到深圳。一晃他已在一家电动汽车企业打工十多年,自己做电控员,妻子在同一家工厂做触控员。
罗先生曾经当过管理1000名工人的领班,如今选择当管理20人的组长。“不是我不上进,而是因为在工厂工作压力大,如果产量达不到要求,就只能拿基本工资。现在工资虽然不如领班,但是安稳一些。”罗先生摇摇头笑着说。
罗先生与妻子加起来每月有近一万元收入,但房租和伙食费花销就占一半,剩下的钱两口子都攒给上大学的儿子和上小学的女儿。罗先生的儿子在哈尔滨上大学,喜欢父亲从事的行业,选择了电子专业。
去年,罗先生在河南南阳老家盖了房。2017年,他给全家定了不小的目标:自己买辆车,今年大学毕业的儿子能在深圳的大企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再把女儿从老家接过来,全家能生活在一起。
“我们出来打工挣钱,不就是为了家庭有个好的出路吗?打工这么多年把孩子放在老家,希望我们能早点团聚。”罗先生说。
——80后打工者:“送儿子学门手艺”
李长冲今年36岁,常年的体力劳动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2016年,李长冲从河南浚县老家来到深圳,在地铁施工工地上干活。“待遇不错,每天有200元的工钱,还包吃住。”
李长冲有一对16岁的双胞胎儿子和一个9岁的女儿。在李长冲看来,为了家人生活能过得好一点,自己再苦再累都没关系。“我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有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
新的一年,李长冲的目标是把盖房子的欠账还清。2015年,李长冲在村里盖起了两层楼房,欠了两万元债。“之前还了一万元,希望新的一年多挣钱,把剩下的一万元还上。”
其实,李长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新年目标:为儿子们未来的生计打算。他说,两个儿子今年初中毕业,准备找个师傅,送他们去学一门手艺。“汽车维修、美容美发都可以,总归有个一技之长。现在有技术的人吃香得很,希望今后他们能在城里安家落户。”
——90后打工者:“实现自己的价值”
24岁的湖南小伙子赵世龙的新年目标是跳槽。大学毕业一年的赵世龙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深圳生活的高成本让这个刚出校门的小伙子“压力山大”。“公司是专门开发手机APP的,客户外包业务给我们做,工资不高,一个月4000多元,在宝安租房子就得花掉1000多元,我基本上是‘月光族’。”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工作内容本身。“我们这一行技术更新换代很快,现在做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担心很快就落伍。”赵世龙下定决心,新的一年要换一个工资更高、能学到更多技能、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与职场人普遍被压力推着往前走不同,23岁的健身教练陈建锋新的一年将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努力奋斗。
作为具有经商传统的潮汕人,陈建锋此前跟着长辈学做生意,然而他却对经营卫浴产品提不起兴趣。2012年,在浙江做生意期间,陈建锋迷上了健身,考取了健身教练资格证,目前在深圳一家健身房当教练,手上有10多个固定的私教课会员,每月收入近1万元。
陈建锋的小目标是今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在新的一年,他要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健美比赛。“参加比赛拿了奖,有了知名度,有机会接广告、代言健身用品,也就有了自己创业的启动资金。”陈建锋对未来充满期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