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开妙方“三箭”齐发激活力

作者:李抑嫱 来源:吉林日报
2017-01-23 09:35:17
分享

本报记者 李抑嫱 通讯员 潘维有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中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我省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转职能、提效能、激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用力,不断深化。

“简政放权要彻底、政务服务要阳光、降本减负要实效、政商关系要亲清”。2016年5月10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省软环境建设大会上对“放管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深化简政放权、增强行政权力下放承接能力、强化市场监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2016年5月17日,省政府“放管服”工作专题会议对改革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清费减负优化发展软环境”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拉开帷幕,振兴发展的号角全面吹响!

开门纳谏,主动问需企业

要治好病,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好脉、问好诊,找到病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为了找出振兴发展的“堵点”,寻到破解症结的“难点”,2016年4月,省政府发出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通知,并组成5个检查组到9个市(州)12个县市,与291户企业座谈,倾听基层声音,倾听企业呼声。

项目投资周期长、环节多、收费高,行政审批事项不规范不统一,群众办事不方便,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时,往往不知道从哪办起,政府服务模式亟待创新……一系列问题被摆上案头。

2016年4月至5月,为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及各类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府委托吉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简政放权总体成效等5项指标开展问卷调查,取得有效样本9090个,其中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各类企业占比达80%。

通过调查,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集中汇总在一起,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含金量不高、基层和群众感觉不解渴,投资项目前置条件多、门槛高,审批环节多、流程手续繁杂,项目核准机关服务行为随意性大、政务不透明,中介服务周期长、费用高、强制性收费等,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却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备受企业关注。

要把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的要求细化为具体问题,把根源挖深挖透。针对调查发现出来的问题,省政府领导提出了新要求。

2016年5月23日至27日,省政府敞开大门,自上而下主动问需企业,把国企、民企、合资企业,全省各地12个行业681户企业管项目、管财务的企业高管请到政府,围绕如何减轻企业负担的话题,在一周内连续召开47场座谈会,反映问题342个,经归并梳理整合为178项。

从“回头看”到问卷调查,再到开门纳谏主动问需企业,3次把脉,持续问诊,使问题不断聚焦、不断深入,为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确立了重点和方向。

打破常规,释放改革红利

提出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省政府深知这178个问题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良方。

为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省政府明确要求,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避让,涉及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提出松绑减负政策措施。

2016年6月6日,省政府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吉林日报、省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清费减负优化发展软环境措施的通告》,并以此为开始,持续发出6期《通告》,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停征、调整省级涉企行业事业性收费6项。按下限收取部分国家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4项。降低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定标准21项。

——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项目基金,包括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等4项。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包括扩大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等。

——将国家现行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涉及我省的国内植物检疫费、拖拉机号牌(含号牌架、固定封装置)费、拖拉机行驶证费等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低费率

担保业务,调整企业信贷还款方式,建立信贷周转基金,规范金融服务性收费,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强化财政资金引导,运用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提升企业融资效率,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于除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项以外的保证金一律取消,对取消的保证金一律停止收取,已收取的要退还。

——将我省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规定的2%阶段性降至1.5%,其中,单位缴费费率为1%,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0.5%,期限为两年。

——凡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不得超过12%;各市(州)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具体办法,由市(州)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程序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降低省内“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下降0.18分;趸售“一般商业及其他用电”电价同幅度下降。

——降低发卡行服务费费率水平,降低网络服务费费率水平,调整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封顶控制措施,对部分商户实行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优惠措施,收单环节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对包括固定式压力容器强度校核、锅炉水质监测化验中的总强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负硬度等两大类31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在现行收费标准上再降低10%。

——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取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两个前置条件,对4项专利收费实施减缴优惠。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减轻企业负担,禁止强制企业自建项目招标并收取相关费用,企业不负担动物卫生标志所需费用。

——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优化政府服务,严格按数额及标准收取水资源费,规范工程用自来水计量收费。

——降低股权托管业务相关收费标准,对全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企业在办理股权登记托管业务时应缴纳的8项收费中的股权托管服务费、非交易股权过户服务费、股权转让交易服务费、股权质押服务费、分红派息服务费5项进行下调。

——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收费,取缔社团7种乱收费行为,严禁社团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禁止行业协会商会代行行政审批职能,规范公职人员到行业协会商会任职兼职。

一项项具体有力的清费减负措施对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吉林京华制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措施的落实,公司每年可减轻费用3.5万元左右;白城鑫钻石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扶余市盛宝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也纷纷获益,各项检测费用一再降低。

改革一小步,发展一大步。6个通告56项政策措施,共为企业减负262.47亿元。

三箭齐发,激发市场活力

2016年,我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放管服”改革,先后3次安排部署72项重点改革措施。

从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再到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30多个规范性指导文件齐发力,持续激发出吉林老工业基地内生动力。

第一箭——“放”: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

简政放权以来,国务院12批次取消和下放的984项审批事项,涉及我省的428项全部落实和承接到位。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013年的592项减少到193项,减幅67.4%。在通化市政务大厅,记者见到了前来办事的吉林万通药业集团项目办主任吴海龙,他正在通化市发改委办事窗口办理新项目备案手续。据吴海龙介绍,过去办理相同的手续需要一周时间,现在在大厅几分钟就可以办好,而且过去申报材料需要分送几个部门逐级申报,现在统一汇总到大厅一次性办理,方便了企业,提高了办事效率。

我省投资审批制度改革频频传出好消息,投资项目报建审批又减少11个环节、27个要件,累计压缩时限130多个工作日。同时,依托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进并联审批,全年累计入国家平台库项目6178个,日平均办结30多个。

剪除一批“捆”在个人和企业身上的无形枷锁,破解干事创业“捆”扰,省政府在行动:国务院7批次取消43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全部落实到位;我省自行设置的71个职业资格全部取消;公共营养师、景观设计师、商务策划师等22项30个职业(工种)的资格考试鉴定活动,停止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及“挂证”问题清理正在推进;取消“奇葩证明”42种,为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派出所证明提供了“吉林样板”。

“五证合一”改革后,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也取得新突破。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42.29%,办理时间压缩85%以上,累计为企业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8万个,存量企业换码率达73.2%;全方位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共受理企业名称核准业务20157件,办理时间压缩75%以上;探索开展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试点,目前已有826户企业、2.1万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简易注销登记,平均注销时间比改革前缩减了77.8%。

第二箭——“管”: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放管服”改革,“管”是关键。

盯住看、有人管、马上干,省政府对各地各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营造规则统一规范的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落实市场监管责任。梳理制定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责任清单,细化工作配套措施。50个部门328项监管事项,已有41个部门研究制定了242项后续市场监管办法,其中26个部门163项后续市场监管办法已在省法制办备案。

推进监管手段创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工商、地税等26个部门已开展106次随机抽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省、市、县三级共2156个部门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授权用户,已公示涉企行政许可信息20.2万条、涉企行政处罚信息11.5万条。

建立执法联动和协作机制。积极推进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市场监管、金融、司法等30多个部门共同建立了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市场退出机制,对75户企业在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方面限制或禁入,235名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高管。借鉴自贸区监管模式,在长春新区设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实行集中监管、综合执法。

第三箭——“服”: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深化“放管服”改革,“服”是目标。

简政放权,就要使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而在我省,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审批办事程序繁琐、审批条件互为前置、优惠政策不够透明、事项办理流程得不到有效衔接、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并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我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应运而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间互联互通的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审批和办事服务项目的网上互通,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成事,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2月28日,省委副书记、时任代省长刘国中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高广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共同触按“启动球”,正式开通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这标志着我省初步建成了集信息公开、网上咨询、网上互动、网上监管、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办事平台,形成了以政务云平台为支撑、政府门户网站为入口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目前,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汇集了省市县三级1.2万项行政审批和相关服务事项,全省69个市县的行政审批项目开启了网上审批系统云服务,省级747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及指南在网上公开。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还面向群众开展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咨询等在线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在线缴费等业务。2016年6月试运行以来,通过网上运行办理系统已为群众和企业办理各类事项104万件。

如何优化政府服务?公共服务供给要着力提高。我省围绕基础设施、环保、民生等15个短板,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省有115个项目,总投资2868.2亿元;已落地22个,投资430.4亿元。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目前省市州平台整合工作已经完成。稳步推进省直事业单位资产脱钩,首批资产划转工作正在推进。

同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先后建立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目录清单、投资审批中介服务目录清单、财政专项资金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商事制度改革后续监管责任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12张清单,作为权力管理架构,为政府部门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定职责必须为”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举措的持续落地生根,特别是通过减少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我省企业申请开办时间压缩85%以上,投资项目审批在去年提速50%基础上再提速20%,群众在吉林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比过去方便了69.6%。

登高望远,改革方兴未艾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17年,我省经济再次扬帆起航的关键节点,省委、省政府对改革发展再次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优化环境是最大的硬资源、最大的软实力、最大的降成本,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国中要求,要聚焦突出难题,凝聚智慧力量,谋划破解良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释放改革红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新的一年,我省将瞄准上海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精神,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提高“放管服”改革的强度、力度和速度,用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释放发展潜能。

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从行政许可的事项管理、流程、服务、受理场所、监督检查等方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现行政许可标准化。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探索推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区域性评估等创新做法,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投资审批提速。

继续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公开发布省、市、县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全面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公开发布清理结果。

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扩大一照一码使用范围,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成本。推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经验,实现工商登记“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

全面清理和整合规范各类认证、评估、检查、检测等中介服务,实行涉企行政收费清单管理。全面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修订并公布省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一步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和其他行政执法事项力争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制定并公布《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责任清单(2017版)》。

继续加快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制定出台全省政务服务数据信息归集、互认以及电子证照应用方面的政策,实行网上服务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协同办理。

这是省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这是省政府的一次“全力转型”,悉心把脉问诊,击穿层层藩篱,“放管服”“三箭”射得强而有力!

过去的一年,“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廉政建设。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5%左右;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2%,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8.1%和10.1%,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企稳向好。

新的一年,吉林正在唱响新一轮改革主旋律!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