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19 09:48:16
分享

江西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2017年江西省“两会”系列发布会之三“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摄影:王健)

江西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

江西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图中)。(摄影:王健)

江西省“两会”新闻中心18日晚上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江西武宁县委书记杜少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优美自然生态是上天赐予武宁的珍宝,是“绿色崛起”的底色,新一届县委确立了“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提出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优美自然生态、养生宜居生态、和谐人文生态、清明政治生态等“五大生态”,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城镇建设示范县等“三个示范”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秀美富裕幸福的山水武宁。武宁坚持“会议必讲生态、座谈必谈生态、调研必问生态”,利用多种形式传播生态成果,增强环保意识,“生态至上”的“命根子”意识已深入人心。

杜少华说,武宁始终坚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在山上,严格实施“禁伐二十年,呵护原生态”,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取消商品材砍伐指标,对靠山吃山的山区群众实行整体搬迁。全面推进国有立场改革,其中179名“伐木工”变成“护林员”。在湖区,全面清理网箱和养殖库湾,同步实施大水面清水渔业,实现“放鱼养水,人放天养”。在城区,全面改造完善污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把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在园区,企业一律实行“零排放”,坚决不引进有污染的企业,环保不达标的一律关停整改,先后关停了47家。在农村,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全面推行绿色农产品生产方式,农药和化肥用量“零增长”。2015年以来,武宁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集中开展了砂石采运销、矿山污染、森林资源保护、农业养殖污染等“九项整治”。整顿规范了一批砂石场、矿山和加工企业,恢复矿区植被;查出了一批乱征滥占林地的违法案件;整顿关闭了一批木材加工厂、松脂加工厂;规范河道采沙,修复流域岸线,整顿渔业秩序,全面实行禁港休渔,关停搬迁一批养殖场,净化河湖水体,通过治理,受益主体尝到了甜头,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杜少华介绍,武宁县按照“中国最美小城”和“旅游城市”的定位,对城市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项目当景点建,把县城当景区建。以县城为核心的西海湾景区已成功入选国家4A级景区,被授予“江西省最美旅游名片”,目前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现在的武宁县城,山、水、城、景融为一体,滨水城市风光特色鲜明。武宁还把农村纳入景区范畴,全面开展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全县19个乡镇中国家级生态乡镇已达到16个,建成国家和省级生态村10个,林果业、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示范村庄53个,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明显提升。

武宁还实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依托生态强工业,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突出发展绿色光电、大健康、绿色食品等生态新型工业。特别是绿色光电产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55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50%以上,是江西省经济总量过百亿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依托生态活农业,突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不断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3000万上农业项目82个,总投资达78.26亿元。依托生态促旅游,主动融入九江“两圈两带”大旅游格局,围绕庐山西海旅游经济圈大本营的定位,重点引进和发展运动休闲度假游项目,做好全域全季全业文章,着力构建各行各业“+旅游”的发展态势。目前,总投资达430亿元的25个旅游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部分已建成开放。

近年来,武宁全面落实“河长制”,探索建立“林长制”,生态文明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