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出炉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7-01-18 11:14:27
分享

原标题:听,文化创新道路上的深圳足音!

2016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出炉

文博会推动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资料图片)记者 岑志利 摄

2016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出炉

深圳举办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资料图片)记者 齐洁爽 何龙 摄

编者按

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2016年1月,《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印发,描绘了未来5年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美好蓝图和实现路径,成为深圳宣传文化系统未来5年工作的“总抓手”。

诚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所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在2020方案的实施中,必须“认准一个目标,实施一套方案,构建五大体系,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2016年,深圳奏响文化创新进行曲,宣传文化系统快马加鞭,立足于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文化创新亮点纷呈,品牌活动层出不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改革浪潮激荡,创新步履铿锵。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以一年时间为轴,盘点深圳宣传文化2016年度十件大事,分析其影响力、辐射力,比较其知名度、美誉度,考量其受众面、能见度,在回眸十件大事中,感受深圳文化创新的力度、文化能量的迸发,为文化创新发展中用心用神用力的人们点个赞。

大事1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印发,提出构建五大体系,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成为深圳宣传文化系统未来五年工作的总抓手。

2016年1月21日,深圳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举行,《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20方案”)正式印发。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时,把文化创新发展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宣传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深入调研、部署指挥。从2015年8月开始,深圳宣传文化系统成立了以李小甘、吴以环为组长的课题组,紧密结合深圳实际,通过广泛调研、讨论、论证,历时半年多,精心制定了“2020方案”。

根据“2020方案”,深圳将通过构建五大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通过组织领导、土地空间、财政金融、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确保方案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0方案”,成为深圳宣传文化系统未来5年工作的“总抓手”,这是一张展示城市文化未来的美好“效果图”,更是一张深圳文化如何创新发展的细致“施工图”,其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方案配套了《目标责任书》和任务分工表,细化分解列出150多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每一项任务的工作要求、牵头单位、完成时间,力推方案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推进。

大事2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行,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该论坛成为深圳近年来在文化领域规格较高、影响较大的一次国际性活动。

11月10日-12日,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博物馆事业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中国各类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和免费开放、满足民众需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习近平强调,希望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们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让世界各国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都活起来,为共同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文物局、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出席会议。论坛高朋满座,世界多国文化部长、40多个国家博物馆馆长和专家代表200余人汇聚深圳,围绕“探讨发挥博物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发布《深圳宣言》,在国内外产生深刻影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播发专稿,《今日头条》有关推送达1.2亿人次。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主要新媒体从不同角度报道、刊发了论坛相关新闻,增进了外界对深圳的了解,有效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大事3

第十二届文博会圆满举办,实质性成交量和出口额均创下新纪录,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新路的文博会越办越红火。

5月12日-16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考察文博会之后给予高度评价:作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深圳文博会已成为观察和研究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他说,文博会越办越红火,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缩影。

本届文博会成果喜人——实质性成交2032.014亿元,比上届增长23.42%;出口交易金额176.972亿元,同比增长7.35%;主展馆“文化+”新业态企业达146家;海外参展面积达20%,国外参展单位115个,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98个国家和地区的1.95万名海外采购商到现场采购;举办200多项交易活动,亿元以上项目达134个;各类配套活动超过700项;182家境内外媒体12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折射出“中国文化第一展”的魅力。

文博会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首设“一带一路”专馆,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轨道前行,让世界通过这扇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之美,推动中华文化从这里扬帆远航。

文博会,也推动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在2016年,深圳以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华侨城集团再次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强”,预计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900亿元,占全市的GDP比重约10%。

大事4

深圳报业、广电、出版发行三大文化集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读特、读创、壹深圳、全民阅读APP、掌上书城等一系列移动客户端上线,深圳文化集团的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6年是深圳文化体制改革锐意进取、实现新突破的一年。马兴瑞、许勤等领导多次深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调研,听取改革进展、解决发展难题,寄望三大集团加快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不改没有出路,迟改没有新路,改了没有退路”,深圳三大文化集团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改革总体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报业集团“瘦身计划”卓有成效,广电集团加快推进下属企业“8并4停”,出版发行集团加快推进“一区一书城”和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媒体发展的扶持力度,从2015年至2020年,每年给予报业、广电集团各1亿元补助资金,扶持国有文化集团转型升级。

3月28日,深圳特区报新闻类APP“读特”正式上线。“读特” 作为新闻资讯类、综合服务型、开放互动式的APP,将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制高点。9月29日,城市级自媒体内容平台“@深圳”上线,分成资讯、论坛、行政区、自媒体四个大区共上百个频道,网聚深圳自媒体力量。12月28日,国内首个以科技、财经为主要特色的平台级主流新闻客户端“读创”上线,将力争两至三年跻身国内一流科技财经类移动新闻客户端。

2016年,深圳ZAKER升级,用户近600万,入选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前10名;晶报代运营了深圳交警、深圳教育局等50余家政务微信、微博、网站,服务总粉丝数超过1105万。

2016年,深圳广电集团全媒体新闻指挥中心投入运行,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已形成移动新媒体、广电安全云、城市电视台门户网站、互联网电视及IPTV等核心业务,“壹深圳”客户端的本地下载注册达120万,全国用户超过200万。

2016年,深圳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谋定而动,蓄势待发。为改变当前文艺院团缺人才、缺队伍、缺作品、缺影响的现状,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游局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研,形成《深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现已提交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

大事5

策划创办了国际科技影视周、“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等新的文化品牌活动,文艺精品和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月月有主题 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基本形成。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山区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的首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开幕,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评选出被誉为国际科教影视界“奥斯卡”奖的“中国龙奖”。

2016年,深圳文化品牌活动推陈出新,举行了2016华语电影深圳盛典、第2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等活动,同时,完成了“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等品牌文化活动的策划、报批和筹办工作,这些活动充满国际范和时尚气息,将与深圳现有的文博会、高交会、读书月、创意12月、关爱行动、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活动,一起为市民奉献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其中,广受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于2017年3月举行,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一流影响的音乐盛会,而深圳设计周计划于2017年4月举行,将设立高达百万美元的大奖,办成全球创意设计领域一流的专业化活动。

2016年,深圳文艺精品创作取得一批新成果。纪录片《一个农民的故事》荣获中国视协纪录片长篇类最高奖;深圳制作的儿童电影《鹰笛雪莲》获第七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儿童故事片奖”及第十三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故事片最佳音乐奖”;儿童电影《你幸福我快乐》获第十一届美国百老汇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故事片奖”、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儿童故事片奖”。

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2020方案也致力于汇集超级赛事和明星队伍群,建运动活力都市。2016年,《深圳市足球振兴行动计划(2016-2020)》出台。在2015/2016赛季,八一女排首次以“八一深圳”的身份亮相联赛;CBA劲旅“东莞马可波罗队”更名为“深圳马可波罗队”;加上中甲足球队,深圳第一次同时拥有三大球职业球队。

大事6

中央主流媒体以空前的密度和深度报道深圳,深圳英文网“EYESHENZHEN”上线,深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2016年,中央主流媒体3次集中聚焦深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解码深圳”的热潮。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主要媒体采访团在4月、7月、11月3次来深开展主题采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和深度刊播系列报道80多篇,聚焦深圳新常态下开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成效经验,“深圳样本”、“深圳经验”频频被各媒体转载,形成强大的舆论叠加放大效应,一时间,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是深圳报道,为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5月10日,多家中央媒体同时在头版为创新中的深圳点赞。人民日报刊登《深圳:改革排头兵 创新当先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深圳调研行)》,文章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深圳通过改革创新,使得经济保持着澎湃的发展态势。光明日报头条《创新,深圳为什么行》,则探究为什么深圳创新之路可行可持续。经济日报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报道中总结出创新对深圳的重要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更在头条新闻《引领新常态,深圳做对了什么》中,用7分钟全面介绍深圳蓬勃发展背后的原因……

当海内外聚焦深圳,深圳如何更好地畅通渠道,向全世界展示自己?5月9日,深圳市首个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聚焦深圳)上线。深圳还主动走出去,受邀参加首届伦敦设计双年展,在巴黎举办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推介深圳设计周。应欧洲音乐节联盟邀请,深圳交响乐团在9月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欧洲巡演,得到各国主流媒体的热情报道。

大事7

“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启动,以“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气度,吸引国内15位学术名家入库,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

12月10日,在第八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上,“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启动,首批15位学术名家入选名家库,包括张树华、谢寿光、迟福林、巴曙松、王珺、房宁、陈光金、俞可平、单世联、傅才武、祁述裕、金元浦、倪鹏飞、冯果、连玉明等。长期以来,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一直是制约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短板。此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的实施,将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做好建言,提供决策参考。

在引入名家的同时,深圳大力构建现代智库体系,推动学术文化发展,促进深圳学派建设。7月,市委印发《关于加强深圳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10月10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之际,深圳发布首份双创研究报告,以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为组长的课题组深入研究深圳“双创”的独有模式,为深圳乃至中国双创发展做出理论探索。11月22日,深圳首个社科理论研究平台“深思网”上线,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插上“网络的翅膀”。“深思网”设置了文化创新发展2020、理论要闻、论见、视野、旗帜、大家、深圳智库等12个栏目,致力于打造成为网上理论学习宣传的深圳品牌,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大事8

《深圳经济特区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广东省全民阅读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吸引千万人次市民参与,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郁。

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城市第一部以条例形式出台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起草到出台,历时两年多,由于没有上法的参照,此次立法堪称一大创举。《条例》的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民阅读”战略,进一步保障市民文化权利,营造书香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月,第17届深圳读书月举行,以“创新之城,读具匠心”为年度主题,举行了807项主题活动,为市民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吸引近1300万人次参与。

在读书月开幕当天,全省全民阅读推广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在会上介绍了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经验,从战略认识、探索实践、未来设想三个层面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

2016年,深圳“一区一书城”全面布局,由市政府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按照1∶1比例承担项目总投资的投资方式,将在原特区外新建四大书城和一个数字出版配套基地。书城模式还走出深圳,在合肥等地绽放。此外,掌上书城、全民阅读APP成功上线,探索数字阅读时代全民阅读的新模式。深圳全民阅读软硬件建设并驾齐驱,让读书无处不在,让城市里处处充满书香。

大事9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福田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016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标准不断完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布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2016年市财政投入2350万元,向社会购买460场公益文化活动及1.2万场公益电影。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文体设施,将深圳美术馆、深圳文化馆新馆、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等市级重大文体设施分别布局在龙岗、光明、龙华等地,促进原特区内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区级文体设施建设,已有11个区级文体设施项目纳入全市12项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62亿元。探索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图书馆之城”微服务平台和“一站式”数字文化馆服务平台,推广网络平台“菜单式”文化服务,探索“群众点单”、“资源配送”等双向供给模式。

10月26日,在文化部主办的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论坛上,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福田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2013-2015年,福田区共投入超过8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面覆盖,服务供给实现多元化,在2016年创建工作实地检查中,福田区以99.5分的总得分获得通过。

大事10

深圳首评“十大文化名片”,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

“十大文化名片”评选,被称为2016年“现象级”的深圳文化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在全市范围广泛征集到80个单位和十万市民报送、推荐的400余张文化名片。在网络投票期间,活动页面的PV浏览量高达1000万人次,网络投票数达3300万票。6月24日,评选结果揭晓,莲花山邓小平塑像、深圳义工、深圳十大观念、深圳读书月、文博会、设计之都、华侨城、大鹏所城、华为、腾讯被评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

本次评选是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城市精神体系的创新之举。深圳还举行首届成人礼,将亲情教育、生命教育、理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教育融于一体,打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品牌。

2016年,深圳积极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市文明办研究制定《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6-2020)》,将通过开展修心、养德、尊法、尚智、崇文、健体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同时,组织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与承诺工作,通过派发“深圳新市民礼盒”、组织“入市第一课”等方式,让新市民了解深圳市情,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争做深圳主人。推动制定《深圳市文明行为联合激励工作暂行办法》,对积极践行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慈善捐赠、见义勇为等文明行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先进个人,在医疗、交通、文化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优待政策,营造“争做好人好事”良好氛围。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