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法官的审“虎”故事

作者:蔡长春 来源:《法制日报》
2017-01-11 13:55:05

时至今日,有人还记得那个痴迷普洱茶的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吗?

80后法官的审“虎”故事

图为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因涉嫌受贿1600余万受审。

作为2016年年底领刑的落马“大老虎”,也许现在已少有人再记得沈培平这个名字,可对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林辛建来说,沈培平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林辛建亲自参与了对沈培平案的审理工作。

《法制日报》记者眼前这个年轻的80后法官林辛建,除了审理过沈培平外,还主审了一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一受贿案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多个司局级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

年初岁尾,法院审判任务异常繁重,但林辛建仍不辞劳苦,向记者细述了他审理这些“大老虎”的心路历程。

80后法官的审“虎”故事

  痴迷普洱茶的沈培平组织各种普洱茶会议和活动。

因普洱茶他走上不归路

林辛建告诉记者,沈培平的受贿犯罪事实主要涉及收受企业主出巨资为其购买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普洱老茶。

林辛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与沈培平接触的过程中,始终挂在其嘴边的就是普洱茶和他的普洱故事。

普洱市,原称思茅市。在沈培平到思茅任职前,已有专家提出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但遭搁浅。

2005年3月,沈培平担任市长后重提此事,至2007年终获成功。

林辛建说,沈培平自述为玉成此事,曾一次又一次上下奔波,为的只是当地经济和普洱茶能有个更好的发展。

不仅如此,痴迷普洱茶的沈培平还积极组织各种普洱茶会议和活动,并创办杂志、写书、编书,他的博士论文和普洱茶有关,发表的文章也几乎无一不围绕着普洱茶。

作为沈培平的主审法官,林辛建不无感慨地说,沈培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普洱茶专家,但他也正是倒在了自己所痴迷的普洱茶上,因为仅靠正当的工资收入远无法承担动则数十万元的普洱老茶。于是,他就想到了让有求于已的私营企业老板出资为其购买。

沈培平曾说,他最初想的只是为了推广普洱茶和更好地了解普洱茶,“浅尝辄止”。一声叹息过后,林辛建告诉记者:“欲望让他在这条路上越滑越远,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审虎既要抗压又讲技巧

讲完沈培平的故事,林辛建话锋一转,紧接着谈起了对“大老虎”的审判工作。

林辛建说,作为一名法官,在审理“大老虎”时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案件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影响大等都是压力的来源,在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或认定事实不准确、适用法律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的质疑。

对此,林辛建有一个诀窍,“解决压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化压力为动力,千锤百炼,坚持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林辛建解释说,这就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洞察秋毫,证据是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石,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尤其在对“大老虎”的审判工作中,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证据、一个细节,案件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二是大公无私,法官的法袍代表着法律的尊严,“正人先正己”,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只有做到大公无私,才能使人信服。

大的方向如此,小的技巧亦不能忽视。

在“大老虎”案件审判期间,除了开庭审理,林辛建作为承办人往往需要十余次提讯被告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和身体情况,适时进行法律政策宣讲,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抵触情绪。

林辛建说,比如见面第一句的“最近身体如何”,提讯结束时的“多保重身体”,这样不仅可以消融被告人对审判人员的抵触对立情绪,还可以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为顺利庭审做好准备。

他回忆说,在接触过程中,多数“大老虎”对指控的犯罪事实都能认罪、悔罪,但也有“口服心不服”的情况,对贪腐事实往往强调有其客观、特殊的原因等。

林辛建说:“我们的审理工作除了依法求实,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被告人所犯的罪行客观准确地定罪量刑外,还要运用情理法,引导被告人正确地认识其行为,促使其向心服口服的方向转变。 ”

让林辛建感到骄傲的是,如今在“大老虎”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充分尊重被告人,切实保障其各项诉讼权利,庭审中给予其充分的辩护时间,每一个诉讼行为都严格依照程序法的规定进行。同时,法庭还会根据被告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和身体情况,适时进行法律政策宣讲,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抵触情绪等。治标重“惩” 治本在“防”

多次“审虎”的林辛建认为,“大老虎”们往往有着很多共性,比如他们很多人在任职期间曾是业务能力很强的领导干部,甚至在各自领域都属于“专家型”领导,如沈培平是普洱茶专家、徐建一是汽车技术专家。

林辛建说,这些落马的“大老虎”,很多基层工作经历比较丰富,靠自己一步一步真打实干地做出了一定成绩。如沈培平曾在云南县市省三级任职,徐建一在一汽集团也是从一个技术员一步步成长起来,一汽集团几乎所有的部门他都分管过,并有在吉林地方任职的经历。

让林辛建感到惋惜的是,这些曾经那么优秀的领导干部如今却身陷囹圄,可以说都是“能吏贪腐”这一历史性难题的现代翻版,这些“能吏”干部最终栽在了不能“清清白白为官”上。

林辛建告诉记者,通过对“大老虎”的审理工作,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反腐应从治标走向标本兼治,治标突出“惩”的作用,治本重在“防”的功能,要围绕“不敢”“不能”“不想”持续发力,既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又注重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

林辛建说,审判是通过惩治腐败来震慑那些存有侥幸心理,试图突破防线,逾越底线的党员干部,是治标的一剂猛药,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必先行治标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形成“不敢腐”的强大威慑力。 #数说政法#  2016年36名“大老虎”获刑

据统计,2016年,全国法院共一审开庭审理原省部级以上落马官员44人,36名“大老虎”获刑。

2016年12月30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乐大克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至此,2016年收官之月宣判“十二虎”,去年共有36名“大老虎”获刑,为历年之最。而2015年获刑“大老虎”数量为16人,2014年为4人。

此外,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中央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在内,2016年共有7名“大老虎”被判处无期徒刑。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受贿超2.4亿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白恩培在他70岁这一年成为中国首个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大老虎”,这意味着他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将在狱中度过余生。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被认定犯故意杀人,受贿,非法持有枪支、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四宗罪,一审被判处死刑,成为去年乃至十八大以来首个被判处死刑的“大老虎”。检察机关公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

2016年,检察机关共对2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原省部级干部包括王珉、王保安、吕锡文、张越、苏宏章、陈雪枫、李成云、杨鲁豫、卢子跃、王阳、杨振超、常小兵、郑玉焯、姚中民等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有令计划、苏荣、郭伯雄、白恩培、周本顺、杨栋梁、仇和、杨卫泽、武长顺、斯鑫良、肖天、杜善学、赵少麟、孙兆学、令政策、陈川平、孙鸿志、谷春立等人。(蔡长春)

80后法官的审“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