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卡被冻结 躲在深圳的老赖乖乖赶赴上海缴赔偿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09 13:27:55
分享

在2017年新年到来之前,湖北姑娘小伍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6年前她遭遇交通事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客车所有人刘某竟然在法院判决后玩起了“人间蒸发”。而前段时间,刘某却自己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老老实实缴纳了赔偿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湖北姑娘遭遇车祸 车主拒赔“失踪”6年

要把这件事情理清楚,还得从2010年7月说起。那天,在上海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工作的小伍骑着电动车去上班,经过浦东康桥一路口时,被李某驾驶的大客车撞倒,导致小伍脑外伤并致精神障碍,经司法鉴定为八级伤残。

经查,肇事的河南牌照大客车是刘某购买的运输车辆,登记在郑州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名下,肇事司机李某是刘某聘用的驾驶员。在法庭上,刘某态度不错,对交通事故的真实性、责任认定无异议,同意赔偿小伍的损失。

2011年8月浦东法院判决,除了保险公司应当赔付的交强险部分外,大客车所有人刘某还应赔偿小伍6.8万余元,大客车挂靠单位郑州某汽车服务公司对刘某的清偿款项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后,保险公司很快就支付了理赔款,但刘某却在支付部分款项后不知所踪,而所挂靠的汽车服务公司也未履行义务。由于缺乏网络查控手段,虽经过浦东法院执行法官多方查询,还委托刘某及郑州某汽车服务公司所在地法院执行,也没有查到财产线索,案件陷入执行困境,小伍的赔偿款一直未能完全拿到。

网络查控让老赖“现行” 工资卡被冻结后主动履行

2016年11月,小伍再次来到浦东法院执行局,请求法院恢复执行。原来,小伍多方打听,获悉刘某已经跑到深圳,并在当地一家公司有了固定职业。执行法官马建军立即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刘某的银行账户进行重新查询,查到刘某开设在深圳某银行账户内有两千余元现金,但尚不足以清偿全部赔偿款。经过分析,执行法官认为该卡应该就是刘某的工资卡,于是立即冻结了该账户。

果然,没过几天,“消失”多年的刘某竟然自己出现在了马建军法官面前,主动缴纳了剩余款项。原来,由于账户被冻结,刘某的工资没法领取,影响到生活,又担心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事情被公司领导知道后饭碗不保,于是请了5天假,赶快过来缴纳赔偿款解冻账户。

浦东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志根告诉记者,这一案件最终得以执行到位,关键得益于法院的网络查控系统,也就是常说的“总对总”查控网。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网络查控系统后,执行法官在办公室就可对被执行人名下全国所有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和冻结,部分银行还支持网络扣划。

“可以说,网络查控系统让执行法官拥有了‘千里眼’,无论老赖在国内哪家银行开设账户,在执行法官面前都将暴露无遗。”

其实,在执行法官的“工具箱”里,还有如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拘留、罚款、查封、拍卖等执行工具,随着破解执行难力度的加大,相关“工具”还会越来越完善。失信的人,日子将越来越难过。失信有风险,老赖需谨慎!

(中国日报上海记者站 周文婷)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