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的“绿色答卷”

来源:吉林日报
2017-01-04 08:57:33
分享

本报记者 翟劲涛 陈沫

如今,行走在吉林大地,抬眼望,皆是绝佳的生态画卷。

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吉林的底色是绿色的,吉林的方式是绿色的,吉林的福祉也是绿色的。生态是吉林省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财富、宝贵的资源。”

2016年,我省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步伐稳健而有力:

推进东部长白山区生态修复,创造性地开展了林地清收还林,更新改造中部农田防护林,全面落实天然林停伐政策,我省陆地生态系统获得整体性修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环境支撑;

长期实施天然林保护,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猎捕野生动物,深入开展生态移民、生态补水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一系列举措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野生动物种群全面恢复与发展的局面;

落实县级政府林地保护利用责任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乱开参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全省连续3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资源保护取得突出成效;

西部“河湖连通”工程作为西部生态区

建设的重要支撑,改善了西部生态环境,稳步实现粮食增产,流动的水让西部这片土地灵动起来……

“十三五”开局之年,吉林交出了一份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

生态修复,“修”出绿水青山好生态

绿色是山的底色。最基本元素就是山林。如何守住绿色,让其绵泽后世?以“三年清收、五年还林”为目标的林地清收还林工程在全省强力推进。2016年,全省完成林地清收还林面积129.96万亩。3年来,全省共收回林地面积81.5万公顷。

林地清收还林是立足全省的生态恢复攻坚战,而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生态现状制定的生态保护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东部长白山区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在全面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东部山区重点生态工程的基础上,我省谋划启动了改善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和城乡形象的五大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推进长白山环区绿化、裸露山体修复、森林小镇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

加快中部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2015年,我省启动新一轮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利用十年时间,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屏障。2016年,完成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4.2万亩,其中黑土地保护治理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任务1.39万亩;

加强西部生态功能区建设。2016年以来,我省安排专项防沙治沙资金1830万元,完成专项防沙治沙造林2.3万亩。申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安江湾国家级湿地公园退耕还湿试点,开展了5.2万亩退耕还湿工程建设。为向海、莫莫格、波罗湖等重要湿地补水1.36亿立方米。我省西部湿地面积恢复到63万公顷。

2016年,我省深入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统筹推进三北五期、天保二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得到了整体性修复。这一年,全省高标准打造省级绿化美化示范村屯50个,完成公路、铁路、河流绿化1306.6公里,义务植树2580万株,城市、县城新增绿地面积0.72万亩。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82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9%。

2016年9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生态红线划定勾勒出以山形水系为骨架、以湖泊湿地为节点、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多重生态廊道。

白山松水间,“山水林田湖湿草”生态空间格局日渐清晰,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巍峨的长白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孕育物宝天华,也孕育着一场特殊的“生态保卫战”——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吉林省正在经历一次破解“旗舰物种”生存困境的生态大考和现实追问。

2015年,省林业厅和北京师范大学公布了共同监测结果:在吉林省境内共监测到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而1998年中、俄、美三国专家在长白山林区调查发现的东北虎仅有6到9只、东北豹有3到7只。近年来,吉林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野外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分布区面积逐步扩大,种群数量恢复较快,并呈现向内陆扩散的趋势。

东北虎、东北豹,曾经因为森林的退化逐渐减少。如今,它们因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渐回归。目前,我省的珲春、汪清地区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地。

“从监测数据来看,吉林省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快,繁殖进入健康良性循环,对它们的保护在生态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省林业厅保护处处长于长春说。

在我省,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增加的同时,全省原麝、梅花鹿、马鹿等种群数量也得到明显恢复和增长,黑熊数量增长两倍以上,野猪数量成倍增长,东北兔、雉鸡、松鼠等种群数量增长70%以上。

全面禁猎陆生野生动物,加强监测保护,清山清套,建设自然保护区,实施损害补偿制度,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一系列有力举措,保障了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

“吉林的好生态,带来野生动物种群全面恢复与发展的局面。有蹄类动物数量的增长,为虎豹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于长春说。

趁势而上,以创新野生动物保护体制和模式为核心,我省正在积极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

2016年1月,“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保护战略”研讨会召开,旨在抓住东北虎和东北豹回归重大机遇,让它们摆脱濒危境地、重返故乡。2016年12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获得审议通过,标志着建设工作即将展开,东北虎、东北豹大区域、大廊道、大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与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一个标志性的样本和地标式的杰作,正在长白山脚下变成清晰的现实。

河湖连通,贯通“经络血脉”,连出生态新天地

“河湖连通”工程,我省首个以恢复生态为目的的重大生态水利工程,河湖互济、渔兴牧旺、草茂粮丰、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正在西部由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据了解,工程主要依托西部自然河湖水系和已建重大水利工程,结合渠道、泵站及桥涵闸等工程措施,构建引、蓄、灌、排、提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用水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和利用洪水等资源,向我省西部地区的203个重要湖泡、湿地供水,涵养水源空间,回补地下水,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自2013年以来,按照省政府“引水为赢”的方针,抢抓嫩江、洮儿河等河流发生洪水的有利时机,引蓄雨洪资源改善我省西部部分保护区及湖泡、湿地面积,先后在白城、松原、农安等地围绕莫莫格、向海、查干湖、波罗湖等保护区开展了白城市东湖湿地应急补水、洮南市四海泡群连通、大安市小西米泡群应急补水、通榆县兴隆渔场应急补水、镇赉县城周边湖泡连通、前郭县川头尾闸、农安县波罗湖应急补水等22项应急试点和关键节点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渠道连通220公里,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700万立方米,修建水闸、农道桥、路涵等渠系建筑物111座,实现波罗湖、四海泡、小香海泡、兴隆渔场泡等54个湖、泡、水库工程连通。

随着应急试点和关键节点工程相继启动实施,工程效益初步显现——

有效恢复和改善湖泡、湿地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干涸多年的湿地和湖泡得到恢复,大量候鸟落户栖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西部地区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告别“十年九旱,风沙四起”的恶劣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为区域内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必要保障;

西部地区3年来新增苇田种植面积10.6万亩,新增养鱼水面25万亩,新增芦苇20万亩,新增养蟹水面11万亩……

目前,项目已列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项目之一,同时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点工作,列入了国务院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举措中。

以“河湖连通”工程为支点,西部的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将转变为巨大的产业和经济优势。到2020年,“河湖连通”工程全面完工时,规划区内湖泡湿地总面积将达4939平方公里,将体现出更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一步步升华,吉林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渐浓。白山松水,绿水青山,吉林省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