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法新媒体直面热点有效引导舆论

作者:李豪 蔡长春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2016-12-27 19:59:18

□ 关注·政法新媒体

□ 法制网记者 李豪 蔡长春

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可发消息 如今,执法司法活动时刻处在公众视野和媒体聚光灯下,政法机关也由过去相对封闭甚至神秘的状态转变为在日益开放透明的条件下开展工作,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016年,政法机关主动适应网络新媒体形势、顺应人民群众需求,不断拓宽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政法系统新媒体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警情通报、司法公开既快又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公众质疑,精准打击网络谣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析理,持续“领跑”全国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

设置议题传播“正能量”

今年伊始,中央政法委接连邀请12位律师和12位法学专家学者代表走进中政委机关大院,为政法工作和司法体制改革献策支招,这在历史上属于首次。

以关注政法议题而闻名的微信公号“长安剑”接连推出《大律师们超意外!感动得纷纷晒“朋友圈”!究竟为啥?》《孟建柱与12名律师热聊3小时,细节全披露!》等多篇报道,独家披露了会谈全过程及相关细节,吸引大量法律界人士和网民关注,获得广泛转发点赞。

“最高人民检察院”“焦作检察”等多个政法微信号均制作了H5页面,相关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微信用户获取资讯更加直接、便捷。

网民对中央政法委主动卸下“神秘外衣”的开放姿态、聆听律师及法学专家声音的接地气之举,纷纷表示支持和赞扬,朋友圈被一再刷爆。

公安自媒体公号大V“【POLICEman】”公号编辑赵焱认为,政法机关新媒体对于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向社会说明让公众知情的,通过主动设置议题,让针对这一问题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达到正确引导舆论的目的,不断放大正面声音传播正能量。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今年两会“两高报告”舆论引导上,“一图读懂”系列的H5图文“惊艳亮相”,对“两高报告”的高票通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加上微视频、交警执法直播等新形式共同参与传播,让政法新媒体始终走在舆论的最前沿。

知名法官自媒体微信公号“法官那些事”作者张一鸣说,政法新媒体要搞得好,不仅要宣传自身单位在工作、职责上的事迹亮点,更要创新方式争取在网络上获得更多影响力。这就要求政法新媒体增加更多原创内容,要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思想的新媒体作品出现,让公众看后既感兴趣给予关注,能产生一些理性的思考。

群体发声舆论由负转正

今年2月26日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女法官马彩云被两名持枪歹徒袭击,不幸殉职。多家网站在出现相关消息后很快删除,这一反常举动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网民纷纷对枪杀原因展开猜测,有人认为“案情没那么简单”,还有少数人甚至冷嘲热讽称“法官枉法活该”。

2月27日19时,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号“陕西高院”发文《强烈谴责枪杀法官的暴行!正义的国人都为正义呐喊吧!》,阅读量超过10万次,点赞5154次。与此同时,多篇法官撰写的文章被广为转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当晚22时,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京法网事”发布了马彩云曾经的诗作,“ ; ;红得鲜艳,红得耀眼,有谁能诋毁你用生命迸出的尊严”,回应网络中出现的质疑之声。

面对揣度之声渐起,2月28日凌晨3时15分许,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最高人民法院”连续发布两条长微博《北京昌平法院马彩云遭枪击殉职》《滴血的彩云锥心的痛!法治谴责暴力!》。前文对马彩云遭遇枪杀一事予以确认,并饱含痛惜之情地介绍了其“9年来年均结案近400件”等事迹,后文则痛切指出“对法官的暴力伤害,最终伤害的是法治,伤害的是我们共同营造的社会安全感”,相关微博转评量超3万次。

一时间,网络上纷纷为“彩云之殇”点燃蜡烛,一些政法新媒体的官微将头像、首页变为灰色,正面舆情快速上升,负面舆情几乎消退。为逝者哀悼,痛斥不法分子的暴行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开始呼吁切实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舆情分析师认为,民众之所以出现质疑的声音,主要因为对法官职业不理解,政法机关正是通过新媒体发声放大了正面声音,让公众了解基层法官工作中的艰辛和困难,促使社会更理性地看待司法群体。

赵焱认为,在舆论生态高度多元的今天,政法新媒体肩负着宣传法治理念、凝聚法治共识的使命。因此,每一个政法新媒体人,不论级别高低,不分工作领域,都应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打好团结牌,拧成一股绳。

回应热点释法析理详实

政法机关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机关,政法工作都是在社会矛盾的末端、社会风险的淤积点和爆发点,时刻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随着整个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参与、监督意识日益增强。政法机关的性质和承担的职责任务决定了政法工作注定始终吸引眼球,是舆情聚集地。

4月5日20时,网民“@弯弯_2016”连续发布多条微博配以“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微话题,详细讲述4月3日自己在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拖拽的过程,并配发现场视频,对涉事酒店和警方处置表达不满,使事件在两小时内完全爆发,迅速达到10亿人次的传播量。

两小时后,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在评论中回复网民称:“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并通报相关单位开展核实,如确实触犯法律,将依法处理。”舆论首次得到官方回复,大部分网民表示认可并期待警方尽快查清真相。

此后,由于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引发网民质疑,“@平安北京”3次发布微博回应质疑并公布案件进展,先后4次通报,每次转评、点赞量均以数万计,迅速厘清了案件事实,回应了社会关切。

6月7日晚间,一个配有视频、图片,声称南京出租车司机和某网约车司机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万达聚众斗殴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

6月8日11时许,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发布一条“史上最长”警方通报进行辟谣。微博中,警方公布了现场5个小时的现场监控视频,每隔10分钟截一张图,将这些视频截图连接起来,能清晰地看到,所谓的现场斗殴根本没有发生。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辟谣方式,赢得了网友的信任。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舆情分析师认为,“@江宁公安在线”的处理方式堪称解除谣言危机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大量监控镜头和照片的分析,还原真相粉碎谣言,并通过及时释放权威信息,增进了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感。

2016年,政法新媒体蓬勃发展,舆论引导水平全面提升,在政策解读、普法教育、突发事件应对、澄清网络谣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制网北京12月27日讯

法制网舆情中心把脉2016年政法新媒体发展

政法各家新媒体特色迥异精彩纷呈

□ 法制网记者 蔡长春 李豪

2016年,政法新媒体的影响力情况如何?都有哪些特色与亮点?

法制网舆情中心主任付萌今天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法制网舆情中心始终关注政法新媒体发展及影响力情况,2014年12月15日首次发布政法微信影响力周榜,截至今年12月19日,共发布104期,1468家政法机关报名冲榜。

付萌说,法制网舆情中心每周都会通过分析各政法机关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指数和点赞指数,将各微信公号的传播力指数WCI进行排序,形成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司法行政五个榜单,简要分析特点后在法制网首页、微信公众号“法制网舆情中心”首发。

付萌注意到,2016年冲榜单位进一步增多,已由2015年的1141家增长至1468家,增长率达44.4%,政法各家自身特色也都十分明显。

据介绍,政法委公号的内容覆盖范围广,从政法委工作、警方行动、法检新规到普法案例,政法相关内容都被囊括其中,目前政法委公号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

付萌印象最深的是公安系统的公号,其内容多与公安具体职能相关,综合类如“民生66”“罗平警方”“萧山公安”,交警类如“重庆交巡警”“珠海交警”“盐城交警微发布”等均是行业翘楚。

交警类公号数量多、实力强,常年盘踞榜单前列。付萌分析说,交警类公号常发布路况、交规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常把违章查询等功能嵌入到公众号中,这些做法都为其吸引了众多铁粉。

付萌认为,法院系统公号目前属于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除最高人民法院公号常年驻守榜单前三名外,各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乃至基层法院“各显神通”。各级中院表现突出,“郑州中院”“济南中院”“河池中院”等常冲至榜单前列。基层法院如“沭阳法院”“富阳法院”“石狮法院”等,也是榜单常客。

在检察系统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称霸榜首,其公号由突出工作、重要举措、基层经验、释法说理、典型宣传5个方面组成内容框架,成为各级检察机关学习的对象。

随着地方检察公号的不断摸索,“内蒙古检察”“江苏检察在线”“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河北检察”等省检公号进一步崛起,“呼伦贝尔检察”“福州检察在线”等市县级公号也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最高检引领省检,省检带领基层检察机关的良好发展态势。

司法行政系统中,“中国普法”常年以较大优势占据榜首,成为行业标杆,浙江、江苏两省司法行政机关上榜公号最多,浙江甚至出现过占据榜单席位一半的辉煌时刻。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监狱相关宣传工作在微信公号上打了“翻身仗”,此前宣传内容少、敏感度高的状态被突破,“新疆监狱”“兵团监狱”等甚至成为省内微信公号宣传的引领力量。

付萌说,今年11月29日,法制网舆情中心全新推出了“今日头条”推荐号的影响力排名,通过与“今日头条”的合作,对全国12310家开通头条号的政法机关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每周出具政法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5个榜单,进一步为推动政法自媒体发展做好服务。

法制网北京12月27日讯

编发800字

原创佳作造就陕西高院公号影响力

讲述人:张娅(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络新闻中心副主任、“陕西高院”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负责人)

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谁能把握住互联网跳动的脉搏,谁就能赢得民心,就能赢得舆论场上的主动权。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站在民众需求的视角,及时发布网友既感兴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上乘佳作。

这就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创作品,把庄严的政法工作表现为雅俗共赏的精神食粮,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成效简化为通俗易懂的民生话题,把高大上的先进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食得人间烟火的生动故事。

《明年就要退休,他却将4600万元的案子办成了13个亿》,说的是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庭法官刘杰审理的本诉为4600万元的借贷案子即将按照程序审结时,未起诉的其他借款也已到期,本着让当事人少跑一点路、少花一分冤枉钱的便民理念,刘杰放弃继续住院治疗,带着严重哮喘病艰难地做六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的故事。策划本期微信时,我们始终原汁原味的白描、多用当事人的鲜活语言、不加编辑个人感情色彩,坚持用事实说话、让人物推进故事,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精神和境界也就无形地树立起来。

一个有影响的官方微信如果缺乏对重大敏感事件高效、理性的反应,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影响。今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女法官马彩云被歹徒枪杀后,陕西高院官方微信第一时间发出《强烈谴责枪杀法官的暴行,正义的国人都为正义呐喊吧》的文章,瞬间成为热门话题,短短3个小时阅读量即达到10万+,点赞量超过5000。

“陕西高院官方微信的影响力来自源源不断的好看、好玩、好听的原创作品”,这是陕西高院获得全国法院官方微信“学院奖”颁奖大会上,与会代表的一致评价。85%的原创佳作和网友的好评也是陕西高院官方微信摘取“2016年最具影响力大奖”的主要测评数据。此外,22次获得全国法院微信周冠军的排名,使陕西高院官方微信的名头更响。

法制网记者 李豪 蔡长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