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最新成果公布 3500年前有“胶囊公寓”

来源:新疆网
2016-12-19 00:00:00
分享

新疆考古最新成果公布 3500年前有“胶囊公寓”

燃烧着火焰的木质火坛被放入墓中,墓主带着对火的崇拜,来到另一个世界,祈求火给予他们幸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拜火教“通神”的祭祀活动中,火坛中燃烧过大麻。

12月17日,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41位专家,为大家展示了新疆考古的最新成果。

2500年前火坛内烧大麻

2014年,喀什地区的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了距今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迹,出土了圆形空穴木质火坛,内壁有强烈燃烧的痕迹。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任萌说,通过专业分析手段,部分样品检测出四氢大麻酚的降解产物,可以看出火坛内燃烧过大麻,而大麻的麻醉和致幻作用可能是仪式的重要媒介。

在同时代的吐鲁番洋海墓地、加依墓地均发现了宗教色彩浓厚的大麻植株,显示出新疆古代先民对大麻的利用可能受中亚文明的影响。

烽燧采用混筑法比例高

站在古老的烽燧上,眼望苍茫戈壁,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场景。

作为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哈密地区的烽燧有什么特点?

今年10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丛苍教授调查了21座烽燧发现,烽燧的建筑结构分别为近似圆形、方形或长方形、多边形三种,建筑材质有石头垒砌、夯砌、土坯垒砌修筑以及石头修筑的基墙与土坯修筑墙体的混筑法。

在这21座烽燧中,石头修筑的基墙与土坯修筑墙体的混筑法占比例最高。原因在于可以就地取材,选用山上的石块省时省力。还有,对烽燧造成最大伤害还是风的影响,石头较为坚固,因此修建中考虑到这个问题。

新疆古代就有“胶囊公寓”

近几年在各地出现的“胶囊公寓”令人称奇。而在距今约3500年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发掘中,一处约5平方米的房址,成为本次发掘中发现的最小房址。

房址为半地穴式建筑,锅底状,圆角长方形,门道有短斜坡,出口与一条东西向的小路相接。房间虽小,内部却有灰坑、灶址、窑址。

该遗址中,还有一座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新疆青铜时代最大的单体房屋遗址,建筑面积374平方米,室内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它的结构完善,包括内外护墙、石墙、门道、柱洞、灶址等。在北面发现了炭层、烧土层以及倒塌的内护墙。

可惜这样的“豪宅”没能躲过一场大火,初步判定是毁于一场大火。

古墓旁有百米“石带”“石带”

墓葬地表有石围、土石封堆的现象并不罕见,可在精河县查干屯格墓群考古发掘时,一道长92米的石带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艾涛惊叹。

在此次发掘的墓葬中,有一个墓葬很特殊,其西北侧有长约92米的石带,石带高约0.5米,宽约2米,由大石块平铺而成,最大石块长约1米,西北侧为高约15米的断崖,在石带相连的附近有多处用火痕迹。

对于石带目前有三种看法,一种是胡须墓,墓葬两侧分别用石块垒出呈八字形的痕迹,形状酷似古墓长出两条胡须。另一种认为石带为城堡或其他建筑的围墙。第三种认为石带是墓葬的附属结构。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