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纲四目”促使蒋介石产生第三次国共合作念头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6-11-14 22:08:44

“一纲四目”由毛泽东同志率先提出,周恩来同志归纳总结的。“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促成两岸配合打“台独”

“一纲四目”提出的国际背景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

台湾的归属本来是很明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际上已经解决。但是,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后,美国开始试图托管台湾。但遭遇到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不约而同地反对,美国被迫改变了立场,放弃托管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悍然入侵台湾海峡,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装备难以逾越的障碍,武力解放台湾实际上已不可能。把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复杂化。

1958年,美国逼迫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以实现其“划峡而治”的图谋。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捕捉到美国人的真实用意,站在战略的高度,改变了原来的先收沿海岛屿再解放台湾两步走的方针,认为把金门、马祖放在蒋介石手里,是对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

而台湾当局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陈诚、蒋经国等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中国”的信念。蒋介石坚决不让美国人指挥其军队,甚至对美国记者明言:我们反攻大陆,无须美国直接参战;还公开发表谈话说,在是否撤退金、马驻军问题上并没有接受杜勒斯谈话的义务。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加大了对岛内外“台独”势力的打击力度,逮捕、分化“台独分子”和有“台独”倾向的人,取缔其组织和活动,始终不让“台独”势力成气候。

蒋介石反对美国企图托管台湾与制造“两个中国”的客观作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1959年12月14日,周总理说:“民族立场很重要,我们对蒋介石还留有余地,就是因为他在民族问题上对美帝国主义还闹点别扭,他也反对托管,反对搞两个中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