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笙董事长倪举凌:一个美籍华裔的文化情结

来源:环球网
2016-10-24 18:43:54

凯笙董事长倪举凌:一个美籍华裔的文化情结

2016年10月15日,凯笙董事长倪举凌(Eddie Ni)与美国商务部地区出口委员会委员、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席、知名美籍爱国侨领严云泰(Anthony Yen)受中国外交部邀请,与外交部主要领导举行餐叙。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对他们为中美文化交流表示了敬佩和谢意。

“骨子里我是一个中国人”

倪举凌生于福建福州,长于香港,伴随着80年代的移民潮,移民美国,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最初的创业者再到今日涉足文教、贸易、房产多行业的企业家,倪举凌的职业发展成为美籍华人间的传奇。

记者:您从小就在西化的环境中长大,但是你一直说自己骨子里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倪举凌:我父亲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儿子,哪怕是国籍更迭,我骨子里留的还是中国人的血,对于我的子女我也是如此教育他们。中国有句古语:“月是故乡明”,在美国奋斗多年,对于乡音的感触不是越发单薄,而是越加浓厚。

记者:您这么一说,大抵就明白您为什么会回国了。

倪举凌:是的,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中国情结,我回国了。此前虽然一直跟国内有着不同程度的业务往来,但并未能真正长时间的呆在国内。2003年,恰逢江苏省政府来美国招商,我与夫人商量后,便毅然决定回国。

“我希望以自己为桥梁,让中美文化有更深的交流”

倪举凌回国至今,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的交流,并于2015年正式涉足大中华区文教产业,于上海分成立了上海凯笙钢琴有限公司及凯笙(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美国品牌钢琴的产销、美式艺术培训、中美文化交流工作,2016年4月8日,倪举凌先生接任美国克利夫兰中国文化公园主席,成为继Anthony Yen先生之后该公园的第二任主席。

记者:有人说中美文化本质上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中美文化孰优孰劣,您怎么看?

倪举凌:美国崇尚人权,追求自由,更富有竞争性,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庸儒学,行动准则多少有谦牧自守的传统大国观,渗透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敛意味,更加谦和。所谓优劣,不好下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两者间有着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记者:您怎样看待您身上“美籍华人”这个标签?

倪举凌:我觉得挺好,因为这样的标签,我有机会全方面的接触到中西方的两种文化,并深刻的了解到两个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作为一个美籍华人,我有义务为了中美文化的交流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开始投身孔孟文化的在美传播,并开始在祖国涉足文教产业,我希望以自己为桥梁,让中美文化有更深的交流,既解决美式文化的走进来问题,也能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

“让孩子在艺术学习中,更快乐更自信”

凯笙旗下美式艺术培训品牌:凯笙琴艺,2015年12月镇江示范店启动,并于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整体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2016年1月上海钢琴城项目启动,融艺术学习、乐器销售、文化休闲为一体,5月份正式入住办公,整体规划占地面积5000平,现已有3000余平投入正式使用;截至2016年10月凯笙琴艺全国门店及分校共计73家。

记者:在您的培训业务板块中有这样一句介绍:凯笙琴艺课程设置既有美式教学理念,更有中式实践的结合,请问怎么理解?

倪举凌: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从中式教育的内核出发,并解释了其合理性与局限性,我觉得很符合当下我们的这个论题。

首先,中式教育注重克己,也就是所谓的自制力,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在《意志力》中认为,亚裔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却包揽了斯坦福、哥伦比亚与康奈尔等一流名校的25%,并在职场上比美国人平均多挣25%的薪水,原因不在于亚裔更聪明,而在于强调自控的中式教育优胜于强调自我意识的美式教育。

其次,中式填鸭教育更注重重复训练。一些人认为美式的启发式教育好,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问题在于人的记忆是呈指数衰减的,当时启发了理解了不及时巩固,时间过了也趋于零。中式教育强调及时反馈,以检验知识是否掌握与巩固了;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抬升记忆曲线的尾端并使之平缓化,这恰恰是把握了学习任何系统知识的普遍规律。

如果中式教育丢了这种“填鸭式”,那就丢了根本。其实,这种方式与启发式教育是内在兼容的:在更好理解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效果更佳;长期记忆亦有助于加深理解,基础扎实,才能举一反三,才能纵横驰骋。教学中加入美式启发式教育,这是我们与现有中式教育结合的地方之一。

最后,学生的资质、自制力与进取心大致呈钟形正态分布,部分培训机构采取大班教学模式,以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进度,这是合适的。但差生需要补课才能跟上进度,优等生则吃不饱,不利于培养精英。可在学科基础学习上保持这种模式,在高阶学习上按个人接受能力选择课程,就像大学必修的大课与选修的小课那样。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这是我们与现有中式教育结合的地方之二。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美式艺术教育理念与中式教学实践的结合,改善中国艺术学习枯燥的现状,让更多的孩子,在艺术学习中更快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