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益多多、信心十足、期待满满——G20杭州峰会的百姓视角-浙江新

作者:王卓伦、商意盈 来源:新华社
2016-08-15 15:54:42

新华社杭州8月4日电题:获益多多、信心十足、期待满满——G20杭州峰会的百姓视角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商意盈

盛夏的杭州,碧空如洗,万里明艳。热烈的阳光洒向一条条整洁的街道,热情的笑容洋溢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

一个月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这里召开。作为东道主的杭州百姓,因它的到来而获益颇多,也在十足的信心中,对办好这一盛会充满期待。

获益——“生活方便多了”

目前,杭州的市容环境整治、交通设施完善、场馆酒店提升改造等600多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杭州萧山机场高速公路是连接主城区与萧山国际机场之间的大道,被誉为“省门第一路”。这条G20峰会的“迎宾第一路”,自2014年起开始封闭改造,已于今年5月3日重新通车。记者现场看到,双向6车道宽敞平坦,设计时速100公里。

道路的改造,不仅为国际友人抵达杭州提供了快捷通道,也让杭州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而老旧社区的整治,令许多“老杭州”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93岁的老人李雅琴住在馒头山社区,回忆起那些烧菜满屋是油烟、上厕所要出门排队倒马桶的日子,她连连皱眉。

旧木结构多、违建处处是、道路挤又窄、臭污水横流……曾经,包括李雅琴在内的11000余名住户苦不堪言。

如今,摘掉“脏乱差”标签的馒头山,居民楼白墙黛瓦、窗明几净。3000平方米的邻里服务中心内,图书馆、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馒头山公园绿树成荫,成为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房子差,很苦嘞!现在家里又清爽又漂亮,生活方便多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李雅琴说,住在宽敞的新房中,她常常笑得合不拢嘴。

“普通人的家里如果来客人,肯定也要尽力打扫和整理一下。”谈及杭州为迎接G20峰会所实施的市政改造工程,市委书记赵一德这样说。

信心——“由衷感到自豪”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曾因水运而繁荣兴盛。如今,G20峰会不仅带给这座城市一份与国际社会深度接轨的运气,也让百姓在享受到实实在在福气的同时,增添了“向世界展示杭州”的底气。

西湖、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杭州的景观特色,绕不过一个“水”字。

71岁的市民胡锦昌精神矍铄,他说,每天去西湖畔走走,已成为一种习惯。而最近,夜游西湖成为他散步的新路线,也感受到了别样风味。

为了迎接G20峰会,杭州首次启动全城系统化亮灯提升工作。随着核心景观和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的完毕,人们夜间漫步西子湖畔、钱塘江边、运河两岸时,倍感轻松惬意。

胡锦昌说,自己从未踏出国门,却一直关心着国际时事。能在有生之年,见证G20这一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来到中国、来到杭州,是他莫大的幸运。借着主办G20峰会的“东风”,杭州发生了诸多变化,他由衷感到自豪。

26岁的朱一汀曾留学新加坡、澳大利亚,现供职于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之余,他常常参与到社区组织的G20相关活动中。教授英语、宣传G20知识,他在“金融男”和“志愿者”的角色切换中,游刃有余。

“祖国的强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回来。我们中国人强调感恩,学成归国,应该有回馈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朱一汀说,在他身边,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杭州年轻人,正满怀信心,以不同形式为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贡献着力量。

期待——“好想让他们看看杭州的样子!”

“Welcome to Hangzhou!”

在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一幢楼里,洪亮整齐的声音一遍遍重复着。手捧教材的朗读者中,有的刚上小学,有的正值壮年,有的年过七旬。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各异,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心愿——在G20峰会举办前,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

“我哪怕只学会了几句,如果到时碰到外国人,能帮他们指个路,心里也会满足得很!”71岁的许美娟说,她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学得有些吃力,但她心中热情满满,下决心“能多学几句是几句”。

53岁的石虹说,虽然她只能身在“高大上”的会场之外,但希望在街头巷尾,也能服务八方来客。

这种动力的来源,是杭州人“当好东道主”的热切愿望,以及“争做志愿者”的服务意识。2015年12月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G20框架下的“志愿国际”“志愿文明”“志愿生态”“志愿文化”等行动中。

浓厚的G20氛围,感染和感动着每个身在杭州的人,无关民族、不分国界。正在浙江大学留学的蒂姆来自澳大利亚,面对讲台下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授课认真且耐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普通的杭州人,都能将自己融入G20的筹办过程中,都能把办好这个盛会当成自己的义务。”蒂姆说,极大的民间参与热情,也许是过去很多G20主办国所没有的。

跟着蒂姆正学得津津有味的还有边奕涵和茹昊,一个10岁,一个9岁。正在放暑假的这对表姐弟,对这次“特别厉害的会议”充满好奇,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好想让那些叔叔阿姨们快快来,看看杭州的样子,我也好想看看他们的样子!”想象着一个月后的杭州,边奕涵的眼中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