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武将的武力评价,民间都有各自的说法。《三国演义》里,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到了《水浒传》里,则是“马上林冲,马下武松”。
梁山步军,以武松为首
这是因为《三国》中的各位将领都是纵横沙场的大将,讨论的自然都是马上的功夫。而《水浒》则不然。因为《水浒》里的英雄豪杰们不乏绿林好汉,平时难得有成百上千人的大规模战役,也就没必要骑马了。所以才分成了“马上”跟“马下”这两种。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梁山之上,真的是以这两人的武功为首吗?
武松
梁山上有个所谓的“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呼延灼,董平,秦明。我们一一来说。
关胜
关胜号称“大刀”,书中说是关羽的后代。这么显赫的家世,手提青龙刀,脚跨赤兔马,下限无论如何也不会低的。
关胜
关胜,活生生的一个山寨版关羽
关胜的优点很明显,名门之后,头脑也最冷静。(从他力战石宝就可以看出)与林冲的组合其实就是水浒里的关羽和张飞。(书中对二人相貌的描述跟关张特别像,林冲用的蛇矛,绰号“豹子头”。张飞就是“豹首环眼”)还有一个细节。在收复关胜时,梁山可是派出了双人包夹,林冲秦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关胜是要高于二人的。
可是关胜的劣势…在于与单廷圭战五十回合,要知道单廷圭可是比较龙套的角色,所以这一点来看又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