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称巨型堰塞湖或为引发上古洪水元凶

作者:郑晋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6-08-09 10:37:04

地质学研究发现:巨型堰塞湖或为引发上古洪水元凶

“大禹治水”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事实?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吴庆龙教授带领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文章《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暴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在学界引起轰动。

从神话走入现实的“大禹治水”

2007年,吴庆龙带领研究团队前往青海省循化县进行地质勘探,在黄河上游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发现古代湖床沉积物。他们推测,上古时期积石峡附近曾发生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落的山石堵塞了黄河而形成堰塞湖,而这些古代湖床沉积物,正是堰塞湖存在的证明。

根据现在残存的坝体,研究团队计算出当时的滑坡坝纵深1.3公里、高于古黄河河道185~210米,深度堪比三峡。“由于黄河上游盆地地势特殊,这道滑坝可将黄河水拦住6~9个月,并形成12~17立方千米的巨型堰塞湖,一旦决堤,就会造成特大洪水。”吴庆龙说,但当时他们只是推测,并没有直接证据。

随后,在对残坝上游的勘探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了大范围的、堆积厚度达30米的堰塞湖特质沉积物,由此证实了上游地带曾经存在过规模巨大的堰塞湖。但是,如何证明发生过洪水仍是一大难题。吴庆龙介绍,通过对滑坡崩积坝的模拟重建,他们认为堰塞湖最终会没过坝顶,并迅速形成溃坝洪水。

“在积石峡的下游我们发现了大量以前寒武系绿片岩、紫褐色白垩系沉积岩碎片为特征的溃坝洪水沉积物,这些本属于积石峡地区的岩石,却出现在25公里外的官亭盆地,沉积在高于水面7~50米的河滩上。”由此,吴庆龙团队推测,溃坝会导致堰塞湖水位急剧下降110~135米,在24小时之内释放出高达11.3~16立方千米的洪水量,从而将岩石冲出25公里外。

为了进一步求证,研究团队对从溃堤上下游的沉积物中找到的炭化木样本进行了碳14元素加速器质谱测定,证明了下游的溃堤沉积物与上游的堰塞湖沉积物年代十分相近,很可能是同一场洪水造成的。

“这些证据,为上古时期发生特大洪水提供了佐证。传说中‘大禹治水’可能治的就是这一场大洪水。”吴庆龙说,“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能求证在大禹生活的那个时期,确实发生过一场大洪水,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仍难断言。”

尚待验证的“大禹治水”

“从地质灾害学、地质工程学角度去研究历史问题,这个思路很巧妙!”中国矿业大学董青红教授说,该研究中运用“模拟重建”的方法把地质灾害和历史进程相结合,运用地质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这一做法拓宽了地质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但说到底也只能证明上古时期发生过一场骇人的大洪水,至于能否证明‘大禹治水’属于历史事实,还有待验证。”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说:“关于‘大禹治水’具体位置的说法达数十个,究竟具体地点在哪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一般洪水多发生在陕西、山西等黄河中下游地带,但青海省循化县地处黄河上游地带,这种灾害性大洪水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这里,我们难以确定。”王健认为,青海人烟稀少,即使发生洪水,是否会影响到当时人类主要聚居的中原地带以及需不需要防治等问题也值得思考。这些历史事件难以进行充分考证,因此不能确定大禹会不会去青海治水。“就目前成果来看,我觉得还不能称该研究证明了‘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存在。”

重大发现 意义深远

在考察过程中,研究团队意外发现,洪水直接冲击的官亭盆地范围内有一处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喇家遗址。“这帮助我们进一步精确了洪水发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夏朝的建立与大禹治理洪水是紧密联系的。”吴庆龙假设,如果这场发生于积石峡的史前洪水就是传说中大禹治理的洪水,那么关于夏朝的建立时间将有一种新的推测:公元前1900年左右,比历史学界所认为的建立时间要晚170年。

对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古代史教授周书灿认为,这次地质学发现,为大禹治水这个故事中的史实部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支持。“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明确的文字资料和证据,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建立都处于传说和史实的模糊地带,但是该研究中对洪水的证实则为传说中的史实部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虽然尚不能因此确定夏朝是否存在,却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当时人民生存环境与地理概貌方面的材料。”

此外,周书灿表示,该研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为跨学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用地质学研究方法证明历史传说的存在,这在学术研究史上极其少见。该研究表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可以相互补充、互为方法。”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