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千年传统节日延传浪漫青春内涵

作者: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08-09 10:37:04

七夕:千年传统节日延传浪漫青春内涵

在“相约七夕·情定四季青”交友联谊活动中,单身青年围成一圈,互相认识。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李川)“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北宋词人秦观一首《鹊桥仙》已传世近千载,时至今日每逢七夕仍令无数国人为之吟唱动容,感怀不已。

千百年来,在我国历代文学创作、史书记载、民俗传说中,关于七夕节的描述不胜枚举。从最初的《诗经》,到后世的诗词歌赋、国史方志,再至今天的动画影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纪念七夕的载体不仅不断发生着具体而微的变化,纪念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文化内涵更趋深厚多彩、与时俱进。

如今,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七夕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时逢七夕,在承继着传统女性乞巧习俗、忠贞不渝爱情观和现代时尚情人节多样标签的七夕,已经愈加成为宣扬传统文化的窗口,成为青年人眼中表达浪漫爱情的舞台。

从星象学到爱情故事 七夕传说成就中国传统文化多彩基因

七月初七,民间称之为“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星节”等,是一个在我国延传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它以女性乞巧内容为核心,以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为主题,在民间口传着大量相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至为绚烂的传统文化基因。

在《诗经·小雅·大东》篇中,有一段“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的诗句。如今,很多人将其视为关于七夕的最早描写和记载,也认定为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源起。

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民俗学副教授王娟看来,却认为是人们对诗句原意的曲解和误读。“诗句中提到的牵牛和织女实为星宿名称,牵牛星由三颗星星组成,在银河北侧,织女星也是由三颗呈三角形排列的星星组成,在银河南侧。牵牛和织女为两组隔河相对的星宿。”王娟认为,诗句本意用“天上的织女每天忙来忙去,也没见到织出什么布帛来,牵牛既然不能真的用来驾车,也实属无用”来寓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无视民众疾苦的社会现实,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经过考证研究,王娟认为自春秋战国起始,经秦、两汉,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记载的牛郎、织女依然延续着其星象学的意义,其间虽偶有传说讲述牵牛和织女是住在天上的神仙,却并未进一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直至唐宋时期,牵牛织女的星象学解读才逐渐式微,爱情解读则愈加普遍,并逐渐深入人心。

谈及原因,王娟认为这得益于当时文人的文学创作。“唐宋时期,文人常于吸取民间传说元素作为文学创作主题,利用诗词歌赋、变文话本等多样载体,加入自己的解读,逐渐将牛郎织女传说改写成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又反之被民间接受传播。”王娟说。

唐朝文人白居易所写《白孔六帖》曾引刘安《淮南子》曰,“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在王娟看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代,“虽然一些文献记载只有只言片语,没有完整的文本,我们也并不知道故事的完整形态,但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说法始自汉代基本确证。只是唐宋之前的牛郎织女,或为星宿、或为夫妻,爱情之说不常见。”

唐宋时期,多样的文学形式增加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流传途径,而内容丰富充实、情节曲折婉转、富于逻辑性的完整爱情故事又更易于被民间接纳传诵,使得以牛郎织女为主角的七夕传说和风俗一时广为兴起。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七夕节最早见于汉代,唐代日渐繁荣,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节日的庆祝活动也异常丰富。”王娟说,两宋时期民间口传的大量神话、故事和传说不仅对七夕节的成因、习俗和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有效的阐释,而且也成为节日得以延续的有力支撑。

“从七夕节的内容看,这个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风行一时的穿针乞巧、种生乞巧、蛛网乞巧、食巧果、磨喝乐等习俗都广为流传,并且很多一直延续至今天。”王娟觉得,虽然这些活动大都为女性设置,但并不排斥男性参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