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红色记忆-

作者:张鑫 来源:法制网
2016-06-29 15:00:00

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块神奇的土地,曾经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读到过她,也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抗战题材影视剧中看到过她,还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口中听到过她。诗人贺敬之曾把她比作“母亲”,作家路遥笔下她是平凡世界的一个缩影,对于陕北人民来说她是祖祖辈辈生活奋斗的地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她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她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

黄色的土地孕育了红色的文化

2016年6月19日一早,伴着丝丝凉风和薄薄雾气,来自北京18家中央新闻单位和24家行业类媒体的64名青年编辑记者踏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体验、采访调研。

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正值春末夏初,所以未能看到《平凡的世界》中“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向大地飘洒着”的场景,显然,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

倘若时光倒流,回到上世纪30年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黄土筑成的简陋破旧的窑洞中孕育出许多经典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力量源泉。在这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全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征程。 “红色政权”在黄土高原生根发芽,巩固发展,不断壮大,这是黄土高原最坚定的一抹“中国红”。

“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滔滔”。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无数热血青年、革命志士从五湖四海来到延河之边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曾经一位爱国青年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打断骨头连着筋,拔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据资料记载仅1938年5月到8月的三个月里经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受来到延安的爱国青年就有2288人,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里面,来到延安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就有4万多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这是黄土高原最绚丽的一抹“热血红”。

时至今日,红色依然是点缀黄土高原的一抹最靓丽的色彩,那一抹“红”里凝聚着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执着与不悔,记载着无数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日夜抗争的艰难岁月,包含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对祖国的一份真挚、深沉的热爱。

革命旧址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延安时期,党中央在正确处理军民关系上开创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路子,即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双拥”政策。直到今天,在枣园的小礼堂依然可以看到一副题词:为群众服务,这是毛泽东在1943年10月为党中央书记处同志题写的。事实证明,忘不了人民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在枣园的另一处,朱德曾经居住过的窑洞里悬挂着一副照片,照片中的朱德身上穿的衣服是他当年在延安时配发给他的,后来他把这件衣服一直穿回了北京,改完之后给妻子穿,妻子穿完之后又送给儿媳穿。这样一件普通的衣服穿了两代三位同志,总共穿了40年。朱德有一句口头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延安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的东南方,海拔1135.5米,因为山上有古塔被习惯地称为“宝塔山”。战争年代宝塔是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曾经是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在延安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抬头仰望,便能看到屹立在群山中的宝塔,如同革命志士坚定的革命信仰一样坚定地矗立在群山的怀抱中。沿着宽阔的柏油路向山上走,顶着炎炎烈日,每一步走得都有些艰难。看着努力向上攀爬的人群我头脑中联想到当年为了革命事业,历经艰辛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们。凭借“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决心,他们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生动诠释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不息的“延安精神”。

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宝塔山、延安保育院……这些革命旧址记录了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向后人传达了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甘为公仆等“延安精神”。

时过境迁不变的是精神的力量

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上世纪60年代,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国形成上山下乡的高潮,在毛主席指示发表前,北京已提前动员知青下乡,2.6万余名北京知青壮怀激烈、群情激昂地准备奔赴革命老区延安插队。

当时,延川县共安置北京知青1427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川后面对的艰苦条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女知青曾煜华这样回忆道:破旧的窑洞里昏暗得让人窒息,简单的家具显出落后和贫穷,几床脏兮兮的被褥补丁重叠……

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知青们却得到了延川父老亲人般的照顾和呵护。北京知青丁爱苗曾经这样回忆:村里生活很苦难,主食以高粱为主,因为高粱面含有氢氰酸,我一吃多就烧胃,冒酸水。房东大妈就把家里很少的玉米面做成发面饼子给我吃,他们一家却都吃高粱面。

延川人民身上的这种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包容大度的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

今天的延川县已经很少能看到破旧昏黄的土窑洞,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的梁家河村,记者看到的是一幢幢崭新的砖窑,村民家中有电视、冰柜、无线网络,有自来水管和太阳能热水器,每家每户有自己的旱厕,在村里还有可以冲水的公共厕所。很多家庭都开起农家乐,一些还在自家院门口开起小卖部。

生活条件好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延川县人民艰苦奋斗、勤劳热情的精神却没有改变。“延安精神”被一代代传承,一辈辈发扬,永不过时,永放光芒。

革命圣地延安留给后人的不仅有红色的记忆,还有那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在今天,它体现在尊重历史,敢于担当的理念中,体现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体现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延安应该被永远铭记,“延安精神”值得被世代传承,正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安振华所说,“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勿忘延安这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勿忘延安这是一声急捷捷的呼唤,勿忘延安这是一个响当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