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来源:中国网财经
2016-06-23 16:33:53

4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搞大了、搞好了、搞到世界上去了,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了,是国家的光荣”。这充分肯定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惠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惠民生”关乎人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移动出行行业,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是“惠民生”的典型代表。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难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出行服务类型单一、公共交通供给不足、高峰时段出行难、拥堵严重等多个方面。在移动出行大潮之下,城市居民出行状况大为改善,出现了诸多细分领域,大大激发了出行供需市场的活力。作为国内第一份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报告尝试对移动出行的效率、体验、消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从多个维度考察移动出行行业的民生贡献,挖掘移动出行在“惠民生”方面的巨大潜力。

根据艾瑞咨询和Trustdata的分析报告,滴滴出行在我国移动出行行业占据了绝对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滴滴出行仅专车(快车)用户覆盖数量占比高达88.4%,同时在中国专车(含快车)移动端出行服务行业中,滴滴专车(快车)日均订单量占比达到84.1%;顺风车方面,滴滴顺风车市场占比达到76.8%,而滴滴代驾则占了58.1%的市场份额(Trustdata《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同时,滴滴出行覆盖出租车、专快车、顺风车、代驾、公交、企业用车、试驾等业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因此,本报告试图通过剖析滴滴的全平台业务,来考察移动出行行业对“惠民生”的贡献。

目录

一、报告主要结论

二、报告正文

(一)移动出行发展现状

(二)移动出行居民便捷度分析

(三)移动出行空间覆盖分析

(四)移动出行舒适度分析

(五)移动出行消费分析

(六)移动出行其他惠民服务

结语

一、报告主要结论

1、移动出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代表。以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平台创造了增量市场,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解决了用户出行难问题,使供需结构更加匹配。2015年滴滴平台全年总订单量超14.3亿,平台就业人数是传统出租车的6倍,极大地补充了社会运力缺口。

2、移动出行是“人人帮助人人”分享经济理念的最好实践者。移动出行惠民服务普及率高,并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3、移动出行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用车服务。滴滴平台打车成功率较传统路边打车提升了50%。

4、滴滴平台司机接单速度快,减少了用车的不确定性。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从容有序。移动出行减少了用车等待时间,滴滴用户平均等车时长[ 特指专快车司机接驾时长,即从司机接单到司机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缩短到5分钟左右,而传统出租车多数超过10分钟。

5、滴滴平台解决了特殊群体的用车服务问题。滴滴已为数十万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6、移动出行在空间上覆盖了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服务不足的区域,解决了城市市民“最后一公里”和“门到门”的出行难题,极大地方便了这些区域的居民出行。

7、移动出行服务具有灵活性、经济性、个性化的特点,可以解决重大节假日跨城出行难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际出行需求的服务缺口。

8、从车龄和车型等级分布来看,滴滴平台的车辆相对较新,近7成都是3年内的新车。车型多为大品牌车,车况好,乘坐舒适度高。

9、司机驾龄:滴滴平台以成熟专业的老司机为主,大部分司机有3年及以上的驾龄,近4成有10年以上驾龄。

10、用车成本分析:移动出行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的用车服务,用车成本大幅降低。

11、顺风车可为私家车车主每月节约30%的用车成本。

二、报告正文

(一)移动出行发展现状

1、移动出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代表。以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平台创造了增量市场,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解决了用户出行难问题,使供需结构更加匹配。2015年滴滴平台全年总订单量超过14.3亿,平台就业人数是传统出租车的6倍,极大地补充了社会运力缺口。

滴滴创造的是增量市场,正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增量形成”的要素。2015年,滴滴平台提供了出租车、专车、快车、代驾、公交、顺风车、试驾以及企业服务等多种个性化服务,为城镇居民提供了14.3亿次(平均每月1.19亿订单)的便捷出行体验,相当于平均每个城镇居民都使用过1-2次移动出行服务。

从就业人数来看,移动出行有效扩大了供给,增强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目前,滴滴平台上有1330万专快车、顺风车和代驾司机为用户提供过出行服务,是2014年全国出租车从业人数[ 《中国城市客运发展报告(2014)》:2014年,出租车从业人员216.8万人。]的6倍。

过去十几年出行领域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以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平台整合社会闲置资源,极大地满足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高峰时段出行难问题,弥合了供需缺口。目前,滴滴全平台每日移动出行规模已超过1400万(截止2016年6月);按此规模发展,2016年底,滴滴平台的出行服务规模将超过50亿次,相当于2014年全国出租车客运量的24%[ 《中国城市客运发展报告(2014)》:2014年,出租车客运量为406.06亿次,按照出租车每次出行服务搭载1.94人来计算,2014年,出租车共提供209.3亿次出行服务。]。

2、移动出行是“人人帮助人人”分享经济理念的最好实践。移动出行惠民服务普及率高,并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滴滴平台共3亿用户,移动出行全国用户普及率达到23%[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全国城镇用户普及率41%[ 2015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智能手机用户普及率5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滴滴在一线城市基本实现全覆盖。移动出行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二)移动出行居民便捷度分析

移动出行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平台通过大数据运算高效匹配供需两端,充分调动社会闲置运力,大幅提升了打车成功率,尤其解决了一、二线城市高峰时期出行难的问题,弥补出租车的运力缺口。

1、移动出行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用车服务。滴滴平台打车成功率[ 指应答率,即有司机抢单的订单数/乘客发出的所有订单数]较传统路边打车提升了50%。

过去一年,滴滴专快车乘客端发单的应答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4月的平均应答率已经高达90%(图1),也就是说,90%的乘客的出行需求都能得到响应,而传统出租车的路边扬招成功率为60%[ 滴滴出行:《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图2)。另外,尽管早晚高峰城市出行压力骤增,但滴滴专快车的应答率依然分别达到了87%、90%。以北京为例,在北京早晚高峰出租车可供运力不到订单需求量的1/3[ 罗兰贝格:《移动互联下的城市综合出行变革》],供需失衡明显的情况下,滴滴专快车早晚高峰订单应答率分别达到86%、91%,极大地补充了城市高峰时期的运力需求。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2015年5月-2016年4月滴滴专快车应答率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2.传统路边扬招出租车的成功率和滴滴专快车打车应答率的对比

2、移动出行司机接单速度快,减少了用车的不确定性。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从容有序。数据显示,滴滴平台司机接单速度已缩短到15秒以内。

滴滴出行通过大数据运算快速匹配附近司机,减少因等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

自2015年5月以来,从滴滴乘客端发布订单到司机接单的时长也持续缩短。2016年1月之后,订单应答时长更短,接单速度更快。2016年4月,订单应答时长已经下降到15秒以内(图3)。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3.滴滴专快车订单应答时长(秒)

3、移动出行减少了用车等待时间[ 特指司机接单到司机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滴滴专快车司机接驾时长[ 特指司机接单到司机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缩短到5分钟左右。

滴滴通过大数据运算持续降低用车等待时间,从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滴滴专快车月平均接驾时长下降近20%(图4),从乘客发出出行需求到乘客上车的平均时长不到6分钟(应答时长+接驾时长),而传统路边扬招出租车在10分钟内叫到车的仅占32.27%[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12月25日发布的《2015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 ,在传统出租车路边扬招的打车体验中,33.68%的人的等待时长为10-20分钟,25.67%的人则需要20-30分钟才能叫到车,仅有24.57%的等待时长在5-10分钟,而在5分钟之内能打上车的更是少数,占比为7.7%。]。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4.滴滴专快车接驾时长(分钟)

4、滴滴平台解决了特殊群体的用车服务问题。数据显示,滴滴已为数十万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还为视障人群特别推出了信息无障碍版。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据滴滴对老人出行情况调查显示,81.9%的50-70岁的老人集中反映出行难问题,大多数老人出行选择公交车和出租车,但频繁换乘、步行距离过长、不认路、不会用智能手机打车、路边扬招打不到车,成为老人出行最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滴滴开通了敬老专线和滴滴敬老版打车服务。敬老专线是滴滴出租车推出的一款针对老人打车的服务型产品,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老年人可通过400-616-5000敬老专线呼叫出租车,客服人员在接到电话后将为老人呼叫附近出租车。2016年1月27日,滴滴出租车敬老版全国同步上线。全国所有注册滴滴出行的用户,均可提前为父母设置好出行目的地,老人只需一键点击目的地就能呼叫出租车,整个操作过程中,地址都会以超大粗体的形式显示,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上线三个多月,滴滴敬老版已经累计为数十万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2016年初,滴滴出行针对视障人群推出出租车信息无障碍版,为视障人群的出行提供便利和帮助。同时,滴滴还成立了信息无障碍专项小组,持续推进信息无障碍的优化。

(三)移动出行空间覆盖分析

移动出行在空间上弥补了城内和城际出行不便利区域的服务缺口,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和“门到门”的出行问题,并成为我国春运和节假日出行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1、移动出行在空间上覆盖了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服务不足的区域,解决了城市市民“最后一公里”和“门到门”的出行问题,极大地方便了这些区域的居民出行。

目前,滴滴平台业务已经覆盖超过全国400个城市,作为城市运力的重要补充,较好地满足了大部分城市的居民用车需求。

从图5所示的出租车和专快车订单上车地点热力图[ 根据北京2016年3月17日的抽样订单数据。]分布情况来看,与出租车相比,除了部分重叠的热点区域之外,专快车还“开辟”了一些新的热点区域,覆盖面更广,这也证明专快车在空间上弥补了部分出租车服务不足或者没有覆盖的区域。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5.出租车(左)和专快车(右)的上车地点分布热力图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发展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决定其并不能灵敏、灵活地匹配出行供需,导致部分地区出行困难;将北京公交服务覆盖情况[ 根据《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站点服务范围及其空间特征评价》,李苗裔、龙瀛,公交服务覆盖面积为500m半径的圆面积。]和专快车订单起点分布对比来看,确实有很多订单处于公交服务覆盖不足的区域,特别是北京的新区,例如昌平、新国展附近、燕郊、房山等。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6.北京公交车站服务覆盖和专快车订单起点分布的对比

2、移动出行服务具有灵活、个性化、经济的特点,可以解决重大节假日跨城出行难题,一定程度弥补城际出行需求的服务缺口。

滴滴跨城顺风车上线于2015年9月25日,通过车主路线和乘客路线的精准匹配,服务于城际/省际间的公路客运,并以其对个性化需求的强可适性、出行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出行费用的经济实惠以及“门对门”的便捷性,成为跨城公共客运的重要补充。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4月30日,滴滴跨城顺风车共服务了超过1400万次跨城出行,相当于21657列8节车厢动车组,成为城际公路客运的重要补充。

自开通以来,跨城顺风车订单需求快速上涨,尤其是2016年1月和2月,增幅均超过100%,滴滴跨城移动出行为人们节假日跨城旅行提供了新的选择。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7.跨城顺风车的增长率(2015年11月-2016年4月)

2016年春运期间(40天),跨城顺风车为190万人提供返乡返程服务,相当于增开了2658列8节动车组,或者一个中等航空公司一年的运力。其中,将55.7万人(29.3%)从城市出发直接送达村和镇的家门口,省去了乘坐飞机、火车、公路客运大巴前后的舟车劳顿,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超过5.4万人在这种具有强社交属性的汽车共享中因结识老乡、志同道合而获得车主的免单;更有3.2万只宠物通过跨城顺风车随主人一同返乡,告别了寄养分离和辗转托运的烦恼。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表1 北京春节跨城顺风车预约/接单规则及价格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表2 春节跨城顺风车首周10大热门路线

3、移动出行平台为跨国出行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本地用车服务。

2016年第二季度,“滴滴海外”业务正式上线,目前已与Lyft打通,服务覆盖了全美近200个城市,计划为每年往返中美的500多万旅客提供出行服务。通过该项业务,中国游客到美国可继续使用滴滴出行APP叫车,叫车流程与国内无异,而且乘客发单时配备线上翻译,不受中英文限制。车费支付支持也和国内打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车费汇率与支付渠道换算汇率保持一致。未来,滴滴还将与东南亚Grabtaxi、印度Ola等多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打通,形成同样的共享式国际化拓展。中国的移动出行平台成功实现全球资源调度,服务全球华人,为前往海外的华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8.滴滴海外出行服务界面示意图

(四)移动出行舒适度分析

1、滴滴平台提供了用车的多样化选择,推动出行行业的服务升级。

相较于之前出行市场的较为固化的结构,移动出行的发展使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在滴滴出行平台上,居民既可以通过手机叫车,享受出租车司机提供的服务,也可以享受到与出租汽车差异化的中高端专车服务;以及通过分享经济模式,调动闲置运力,弥补出租车运力不足的经济型专车服务——滴滴快车;还可以选择更加低价的快车拼车,滴滴顺风车,滴滴班车等方式出行。如果不方便开车,车主还可以预约代驾,从驾驶座上解放出来,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便捷。移动出行行业业务覆盖广,给不同价格敏感度的乘客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服务需求,推动出行行业服务升级。

2、从车龄和车型等级分布来看,滴滴平台的车辆较新,有近7成都是3年内的新车。车型多为大品牌车,车况好,乘坐舒适度高。

车型和车况是服务品质的另一保障。根据2016年3月滴滴平台的专快车数据,67.6%是1-3年的新车,其次是3-5年的车,占比22.3%。可见,滴滴平台大部分的车较新,车况良好。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9.专快车车龄(2016年3月滴滴平台数据)

从车型分布情况来看,滴滴平台专车排名前十的车型多为大品牌的中级车,其中以灵巧舒适、人性化、环保节油著称的日系车最多,其次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德系车。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0.滴滴平台专车排名前十的车型(2016年3月)

排名前十的滴滴快车车型则以大品牌的紧凑型车为主,乘坐舒适度良好。表明舒适度和安全性较有保证。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1.滴滴平台上快车排名前十的车型(2016年3月)

3、司机驾龄:滴滴平台以成熟专业的老司机为主,大部分司机有3年及以上的驾龄,近4成有10年以上驾龄。

以北京为例,在滴滴平台上,93.3%的专快车司机驾龄在3年以上,其中拥有3-10年驾龄者最多,达55.7%,其次是10-20年驾龄的司机,占比30.7%。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2.滴滴平台上,北京专快车司机总体驾龄分布(北京,2015年7月)

代驾司机的驾龄普遍更高,代驾司机100%[ 滴滴规定代驾司机驾龄必须大于5年。]为5年以上驾龄。其中,5-10年的司机数量占比为50.1%,其次是10-15年的司机,占比为28.4%。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3.滴滴平台上,北京代驾司机总体驾龄分布(北京,2016年3月)

4、司机服务质量:92.5%的司机得到4.5星以上的评价,评价最多的是“人好”、“技术高超”、“车内干净”。

根据2016年3月专快车数据,乘客对专快车司机的评价较高,92.5%的乘客评价为4.5-5星,4-4.5星的有5%,4星以下的仅2.5%。从乘客留言的文本分析也可以看出,78.11%的乘客会认为司机“人好”,加上“技术高超”、“车内干净”、“健谈”等,对专车司机的正向评价占到91.54%。

在滴滴平台上,除了乘客评价本身对司机有激励作用外,该评价也会和司机收入挂钩,例如百单五星奖励,能让服务越好的司机得到越高的收入。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4.滴滴平台上,乘客对专车服务的文本评价(北京,2015年7月22日)

(五)移动出行消费分析

1、用车成本分析:移动出行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的用车服务,用车成本大幅降低。顺风车[ 指北京区域顺风车非拼车业务,如果是拼车,出行成本更低]的花费几乎是出租车的一半,快车[ 指北京区域快车非拼车业务,如果是拼车,出行成本更低]价格也比出租车低近30%。

滴滴出行平台上的车辆具有典型的分享经济特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用车成本低于有专营车辆和专营司机的传统出租车。根据分享程度和乘车体验的不同,滴滴顺风车(拼车)和快车(拼车)的价格最低,专车因车辆配置高,司机服务好,价格相对高。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5.北京出租车与滴滴顺风车(非拼车)、快车(非拼车)的10公里价格推算[ 根据滴滴平台计价规则和北京出租车计价规则推算]

从出租车与顺风车(非拼车)、快车(非拼车)10公里价格对比来看:顺风车(非拼车)的花费几乎是出租车的一半,快车(非拼车)价格也比出租车低近30%。可见,移动出行顺风车和快车价格设置充分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点,成为体验和价格高于公共交通,价格低于出租车,且绿色环保的新潮出行模式。

2、有车一族的出行消费分析:顺风车可为私家车车主每月节约30%的用车成本。

根据麦肯锡的测算,一辆家用车每次出行的用车成本为45元,乘坐专车出行的价格为20元,顺风车则是专车价格的70%。因此,无论是作为顺风车车主或者乘客,私家车车主可以通过汽车共享节约30%的用车成本。

从滴滴平台的数据来看,目前,在滴滴平台上共有142.5万(2015年10月31日到2016年4月30日)用户通过提供顺风车服务降低用车成本,同时他们也作为顺风车乘客降低了私家车使用强度。

(六)移动出行其他惠民服务

1、滴滴平台为司机提供了热力查询,随时了解用户用车需求。

通过滴滴大数据测算,平台能够提前对一定区域的供需进行预测。滴滴司机端APP即时给司机呈现订单需求热力图,让司机清楚了解哪里订单需求旺盛,给司机接单带来了便捷。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顺风车为私家车主每月节约30%成本

图16.滴滴司机端热力图:红色代表用车需求最旺;黄色代表需求比较强烈;绿色及浅蓝色次之

2、滴滴为司机提供厕所信息服务,让“方便之事”真正方便。

滴滴联手多方社会资源,上线了大型公益功能“厕所信息服务”,增加了城市面对司机开放厕所的数量,引导司机更便捷的寻找到厕所。通过“厕所信息服务”,滴滴司机可随时查看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厕所,还能对厕所的环境进行评分,并参考其他司机的点评,考虑是否选择该厕所“到此一游”。而对于乘客来说,也可通过举手之劳表达对司机的关爱。这不仅惠及司机群体,还使文明公益的理念借由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3、滴滴平台提供精准的推荐上车地点,帮助司机更快更准确的找到乘客。

2015年7月21日,滴滴发布的最新版乘客端APP中加入了 “推荐上车地点”功能,以解决长期以来乘客发单地点和实际上车地点不一致,司机和乘客彼此找不到对方的烦恼。

“推荐上车地点”是比GPS定位地点和乘客检索地点更加人性化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定位服务,已经作为一个基础功能,接入了滴滴打车APP中专快车和出租车的服务当中。

目前,每天有600万使用推荐上车地点的订单,占滴滴所有实时订单(快车、专车、出租车的实时订单)的60%。使用推荐上车地点时,司机与乘客沟通的时间平均不足1分钟,比不使用推荐上车地点的沟通成本下降了15%。

4、企业用车服务:为超过190万白领带来便利出行和便捷报销体验。

出差报销一直困扰着经常出差的普通白领。“滴滴企业版” 整合了滴滴出行平台上快车、专车等出行方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出行解决方案,让白领出行更加便捷;同时还简化了90%出行报销流程,普通员工出行由公司账户直接付款。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0家企业合作,超过190万人使用。企业出行成本节省 25%,每月减少近 20万张出租车报销发票处理时间,体验更便捷。

5、公职人员用车服务:助力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便捷公职人员出行。

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为满足公职人员的出行,“滴滴政务版”推出了“多人多次用车,单位统一结算”的功能。政府机关通过“滴滴政务版”,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交通不便地区的公务用车难、车辆闲置浪费以及紧急公务出行用车等问题,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解决了因公车改革带来的出行难题。

结语

“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的不断发力,移动出行行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我们期待未来能对移动出行平台的惠民作用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推动新兴行业的发展惠及更多更广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