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环保部新设立的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一直在低调运行,甚至连司长都缺位。近日,三司终于揭开面纱。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设立这三个司,是环保部8年来首次调整内部机构。
那么,管天、管地还管水的这三个司到底是如何组建的?职能分配是怎样的?他们的“掌门人”又是何许人也?观海记者在此为您揭秘。
8年来首次内部机构调整
6月13日,环保部对外通报称,2015年2月,中编办批复环保部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环境管理司、大气环境管理司、土壤环境管理司。
为此,环保部制定了内部机构调整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3月启动实施。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这是环保部8年来首次调整内部机构。
环保部官网显示,水环境管理司的职责为负责全国水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地表水处、饮用水处、海洋处、水固定源处、农村处6个内设机构。
大气环境管理司的职责为负责全国大气、噪声、光、化石能源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大气处、区域协调处、大气固定源处、机动车处、噪声处6个机构。
土壤环境管理司主要负责全国土壤、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内设综合处、土壤处、固体处、化学品处4个机构。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的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表示,“水、土壤、大气是三个有明确质量要求的环境介质,将它们作为环保部的核心业务司,将进一步强化环保部的工作目标是围绕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的好转和改善来梳理业务,强化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质量”。
三部门如何组建?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新的提法,即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2015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当时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从环保部开始,下属环评机构将逐步与环保部门脱离关系。
今年3月份,环保部部分内设机构将进行调整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环保部官网3月3日下午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部机构调整的回应》,回应称,已注意到一些媒体对环境保护部部分内设机构调整情况的关注。
回应表示,去年2月,中央有关部门批复同意环境保护部机构编制作部分调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由于机构调整涉及面广,内部职能、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人员配备完全到位尚需要一个过程。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一个可操作的方案。但是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广,不仅仅是两个司变三个司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流程的重构,涉及到与其他改革的衔接,比如环评制度改革的衔接。”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当天,新改版后的环保部官网正式上线,水、大气、土壤“三司”职能正式公布,“三司”神秘面纱揭开。
“掌门人”近日亮相
环保部称,三个环境管理司自组建以来,人员已基本调整到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正协调有序推进。目前新设三司的编制、人事和职能已经明确。
根据环保部的通报,新设三司主要目的是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的总目标,以水、大气、土壤三个有明确质量要求的环境介质管理为核心业务,理顺内部职责和业务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履行环境保护的各项管理职能。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注意到,虽然去年2月份中编办就已批复,但环保部迟迟对外没有公开三位新任撑门的具体情况,近日,这层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6月2日,环保部网站在发布《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时,间接确认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为刘炳江,除此之外,水、土壤司长还未由官方正式发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水环境管理司共有20个人员编制,环保部已任命原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李蕾为水环境管理司副司长,主持水环境管理司工作。
大气环境管理司有19个人员编制,环保部已经任命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任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6月2日,刘炳江首次以新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向媒体通报《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相关情况。
而土壤环境管理司共有14个编制。环保部已任命原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邱启文任土壤环境管理司副司长,主持土壤环境管理司工作。
刘炳江
对治霾有信心 保证5年内空气变好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刘炳江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曾任哈佛大学环境中心高级副研究员、中国项目技术负责人,是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大气处调研员、总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副司长。
公开报道显示,刘炳江长期从事污染控制和污染减排工作,因雾霾问题广受关注,作为环保部官员的刘炳江曾在多个场合谈及治霾。
2016年全国两会上,被问及“那雾霾到底能不能治得住”,自认为坐在“火山口”的刘炳江回答:“肯定能治住!像酸雨那样的难题我国都能解决,为什么其他的环境问题不能解决?”
据《中国青年报》2014年两会期间报道,刘炳江在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中做出保证“这5年大家放心,空气会明显变好,司长敢说,就有事实保证”。
李蕾
见解独到 认为治污工作是“四个三”
李蕾1989年10月考入原国家环境掩护局污染控制司大气处工作。早在2012年,李蕾在人民网接受访谈时说出自己对治污的独到见解。
她认为污染防治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主要舞台。
她表示,污染防治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三”:抓住水、空气和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突出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化学品三类污染物,充分运用目标责任制考核、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环保核查与行政审批三个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区域流域综合治理和污染源综合防控三个层面,通过实施全防全控、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多措并举、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公众的环境满意度。
邱启文
多次畅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观海解局(ID:guanhaijieju)记者注意到,邱启文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畅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据《经济参考报》2013年11月25日报道,当前农村环境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农村的生活污染、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也在向农村转移加剧。他建议,继续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范围。到2015年,力争完成6万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到2020年,再完成10万个行政村的整治任务。
文/记者 温如军
您有更多新闻线索:
点击 法晚爆料台 报料;
发送邮件至 fwrx@fawan.com或fwsd@fa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