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将弹幕引入课堂 用新媒体抢回学生注意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06-17 08:51:00

“你们都在用哪些App?”问题一出,立刻有多条回复涌出,花花绿绿的字体如同子弹一样在屏幕划过:“大姨妈”“动动”……

这不是B站(记者注: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最大的特色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爱好者称其为“弹幕”)的某个线上的互动,而是重庆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课程的课堂讨论上的真实一幕。

突然,一张同学趴桌子昏睡的照片压过大半个屏幕,引发笑声一片,各种表情包瞬间引爆,老师也笑了:“哪位同学?醒醒了!”

所谓“弹幕”,是指观看视频时,大量吐槽或叫好在屏幕上密集飘过,因为效果看上去恍若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而得名。当娱乐性、互动性非常强的弹幕被引入课堂教学,注定让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张小强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成为“网红教授”。

“学习、研究的前提是接触和了解,这种了解不能是空泛的。”张小强说,“既然教的是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我们当然要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新媒体的方式,让同学们有更直接、更深切的体会。”

网络与新媒体课程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大二年级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此前叫网络传播课,今年改名。更名的背后,是学界对新媒体浪潮的感知。“我们希望,新闻学院的学生能理解和驾驭新媒体,从而成长为合格的下一代媒体人。就像我们无法理解学电视新闻学的学生从来不扛摄像机一样,讲授新媒体就得让学生多用新媒体。”

自称“手机72%电量都用在微信上”的张小强介绍,弹幕进入课堂,源自于自己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弹幕推送,他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就在课堂进行了实验。学生除了拿笔做笔记外,更多的是拿起手机操作,这些“手机人”关注“微弹幕”公众号,在课堂上进行弹幕互动。

在张小强看来,弹幕并非噱头,重要的是让学生保持与新媒体的新发展、新探索的同步。以前,老师是单纯的传授者,老师讲、学生听,是单向度的;现在,课堂应该“翻转”,成为双向度的,一方面,老师要有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思考,学生也要在课堂上分享。而弹幕就是完成这种分享的具体途径之一。

自从诞生以来,弹幕这个全新的视频体验方式一直伴随着争议:有人认为评论可能比视频本身更好看,甚至以此构建自己的兴趣圈子;也有人因为主角的脸都被遮住了,而感觉“满头黑线”,不能愉快地看视频。

大学课堂上,信息像子弹一样扫过,弹幕教学究竟效果如何?在同学们看来,“新鲜感”、“有趣”是最直接的感受。

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如果没有听明白,可以当时就“发射”自己的疑问;有什么心得或感悟,也可以即时分享;用弹幕的方式,让师生们构建起一个不发声的“头脑风暴”。

“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大二女生贺昌欣说,“虽然一开始大家发什么内容的都有,但渐渐走上了正轨。”

上这堂课的同学大多在1996年前后出生,这群被张小强概括为“没有表情包就不知道怎么聊天”的一代人,也是对弹幕文化接受度最高的一群人。“用弹幕的方式,学生在一开始会发一些比较好玩的纯搞笑内容,没有太大的学术含量,但后来,这种情况就比较少了。”

张小强介绍,即使发的是搞笑的内容,也不同于私下的闲聊,而是围绕着教学的内容而来的。“弹幕让他们实时参与讨论一些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发弹幕。比起传统的课堂问答,同样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讨论中。使用弹幕,有效互动才是主流。”

大二学生刘睿也认可弹幕进入课堂,“平时看视频也会用弹幕,所以,课堂上引入这样的形式,我是完全能够接受的,还觉得很放松。”

弹幕不是张小强唯一的创举,早在2013年,他就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去年,他利用微信企业号进行课堂管理,主要用来进行微信打卡、课堂请假、公告通知等事务。“新技术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是,考勤过程的高效以及喜人的出勤率。”

“新媒体不仅是我的教学内容,也成了我的一个管理的工具。”张小强希望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突破“一纸考卷定成绩”的窠臼。按其设想,平时成绩占70%,包括学生的在线测试、课下作业,以及出勤率;另外的30%是在期末的一个小型考试,出些比较大的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已经上升到专业。如何教授这门专业,不同学校各有侧重,有的偏向技术,有的偏向社会科学。张小强则尝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网络和新媒体。有了亲身感受,才会了解到网络与新媒体对于个体、产业、社会的影响,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不同层面分析,对于网络与新媒体的产业会有更直观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前沿的知识,也希望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资讯的能力。”

“技术是中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比如,新媒体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也可以用新媒体把学生的注意力抢回来。”张小强说,新媒体用于教学也正是他承担的重庆市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项目,“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这个‘度’还在探索。”(乔梦雨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