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房"拯救"《魔兽》 游戏如何拍成好电影

作者:张曦 来源:中新网
2016-06-16 15:41:01

对于在国外网站上的评分低,片方之一传奇影业的中国市场总监木笛告诉记者,“其实国外很多影评类的打分是因为对怪兽、魔幻类题材都不感冒”。《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数据则显示,网络游戏《魔兽》的玩家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如今玩家数量已大幅减少,甚至不及峰值一半。

记者了解到,电影《魔兽》的制作成本约为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55亿元),可以说单靠中国的票房,就能成功避免亏损。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再次上演了拯救一些美国大片的‘好戏’。”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直言。

在饶曙光看来,《魔兽》在中国的高票房既非中国电影市场的骄傲,也不是中国电影观众的自豪,“客观地说,之前流行了多年的游戏已经为影片积聚了超大量的粉丝群体。而且,从游戏到电影,也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准备和酝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深加工’,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从游戏转化为电影的一个‘样板’”。

但是,为何《魔兽》没有在中国电影市场之外受到如此狂热的追捧?

“影片背后的中国资本及其资本运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饶曙光表示,自己倾向于资本对“绑架”中国年轻观众的观点,“年轻观众群体存在着比较强烈的非理性消费、粉丝消费,他们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冲动和欲望是社交、娱乐而不是艺术、审美,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中国电影整体性的娱乐化倾向”。

中国票房

  为迎合玩家,一些影院也在影厅门口搭建游戏中的场景。图片来源:片方提供

《魔兽》引发“游戏改编”热

如何拍好? 专家:讲好故事最重要

《魔兽》在中国市场的成绩单,无疑给不少影视公司注入强心针,游戏IP也开始成为继文学IP后的另一个“金矿”,国产热门游戏《征途》、《英雄联盟》等也即将被搬上银幕。

对于“游戏改编”的热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认为,真正经典的游戏IP如果做深度开发很有必要,对电影市场是好事,“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不那么经典,甚至十分无聊的IP也被开发,完全是为了粉丝和商业利益,迟早让人厌倦”。

“过度追求IP和拿来主义,会伤害原创,我们如果不充分尊重原创和本土文化,电影产业的发展后劲和驱动力就会丧失。”崔保国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理性对待IP热潮,“要正确扶持,把相关基金用到正确的地方”。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有些担忧,“目前在各种各样的论坛上,大家都在谈论资本、IP、娱乐,然后真正讨论电影艺术和审美几乎成了一种神话乃至笑话”。

饶曙光认为,游戏改编为电影是电影工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也存在大量观众群体”。在他看来,由手游改编而成的电影《愤怒的小鸟》就是成功案例,“各方面质量都不错”。

如何拍好游戏改编的电影?饶曙光的答案是:“第一是故事,第二是故事,第三还是故事。”

“现在中国电影对编剧的重视投入还不够,然而美国在拍摄游戏改编的电影时,在编剧环节花费大量精力,还形成了立体团队来打造。”饶曙光如是说。(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