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8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两件事情,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而在半年后的一个冬日,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成就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在这两个事件的背后,是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距: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人民的命运由谁来决定?历史又一次将中国共产党推到了抉择的路口。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邓小平非常务实地把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
东方风来满眼春,春天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传唱。
由此,中国改革开放一路高歌猛进:以年均超过10%的经济增长速度,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成就?
“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引发世界的普遍关注和深入思考。《纽约时报》评论:“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为我们解码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提供了遵循。用广阔的历史眼光来审视,从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去观照,我们看到: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使党在改革开放中彰显出巨大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这是取得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石所在。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执政党建设永远在路上。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鞭辟入里的阐述折射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
正是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才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巨大成就;正是深化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才由一叶扁舟成长为巍巍巨轮;正是指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才能不欠子孙账,成果由人民持续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真理性。
开拓民族复兴之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不同的时代,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迎接不同的挑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时,中国的发展又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仅剩紧要的几年。
在新起点上,以什么样的理论引领,才能将中华民族带入伟大复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布局谋篇,坚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逻辑严密的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为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发展路径,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为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战略布局,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个“全面”都深谋远虑;
为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为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领导核心,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为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调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我们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走自己的路,无比自信。
这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源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能力,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人民的理论发展动力。正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才注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会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薄洁萍 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