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胡傅强摄
人民网太原6月8日电 (乔慧)6月8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太原市文联、太原市非遗中心、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太原市食品街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山西纪念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6·11走进太原市鼓楼街帽儿巷·食品文化一条街、走进军营、走进校园 山西晋字牌非遗活动”大型主题活动,活动于2016年6月11日至13日分别以不同主题在鼓楼街帽儿巷·食品文化一条街、滨河小学、海边街小学、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同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中国传统工艺;手艺山西·文化三晋;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闻发布会现场 胡傅强摄
具体活动安排
主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鼓楼街帽儿巷·食品文化一条街(地点:食品街)
1.民俗展演活动:“舞动三晋·鼓舞山西”南北中华鼓韵展演、“百鸟朝凤·晋阳颂”三晋南北唢呐王展演、“三晋民俗·迎端午”舞狮、旱船、社火、快板、民歌、戏曲、撕纸、手语展演。
2.非遗展演活动:指尖上的神奇—山西三大流派剪纸(康冬云、郭梅花、辛爱英等)、木偶皮影(孝义木偶皮影剧团)、面塑展演(胡旭春);三晋窑火—展示瓷器、砂器等,拉坯展演互动;锦绣山西—堆锦、刺绣和丝带绣现场表演(范素萍、高凤兰);漆彩三晋—展示山西三大漆器,现场展示制作工艺(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器、稷山螺钿漆器);木版年画—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印制工艺进行互动;特色文房四宝—展示山西澄泥砚及山西平阳麻笺麻纸传统技艺展演;五湖四海—现场展示金壶、铜壶、银壶、铁壶、紫砂壶、珊瑚、珍珠、玛瑙、砗磲;木本三晋—展示六道木、崖柏、核桃木雕刻工艺;以山西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光盘和书籍为主要展示内容。
3.举办文化论坛。6月13日上午9时至11时,在太原市食品街管理有限公司会议室举办文化论坛。
4.举行非遗包粽子体验比赛。与食品街商家共同邀请小朋友参加比赛,每包好一个完整粽子赠小礼品一份。
分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军营(地点: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军营活动,在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举行。百余名官兵观看了展演活动。
山西省城联社主任、文化厅党组成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荣钢,省军区秘群处处长顾晓亮,太原警备区参谋长吕运良,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团长徐令彬,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建斌,山西戏曲职业学院院长谢玉辉,山西省城联社副主任、党组成员杨润梅,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坤,省文化厅产业处长贺建平,八一书画院院长马千里,太原市文联党组成员韩莹,太原市城联社主任郭晋龙等出席活动。
拥有千年悠久历史的三晋大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展示展演活动形式丰富,包括我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民俗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山西华夏艺术团和山西工美少年红文工团的演员们分别进行了歌舞、乐器、木偶、锣鼓表演;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塑、剪纸、布艺、丝网花展演;八一书画院院长马千里等省城书画名家现场创作,并将书画作品赠送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军营活动的开展,凸显“爱军民、民拥军,军民一家鱼水情”,大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使人民子弟兵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为军地融合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分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地点:滨河小学、海边街小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滨河小学、走进海边街小学,这种深入校园展示展演非遗,让小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带领他们参与互动体验、亲身感受非遗,旨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次为滨河小学、海边街小学的师生们带来表演的,是平遥龙在天皮影艺术团。这是一支特殊的残疾人艺术团体,演员全部是由身高不足1.35米,平均年龄22岁的袖珍残疾人组成,是全国唯一一家创造性保护非遗的典范和文化助残与皮影扶贫的榜样,他们当中的每一位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艺术家。他们表演的剧目有《贪吃的老鼠》、《武松打虎》和《鹤与龟》,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欢迎,表演期间掌声雷动。在互动体验环节,剧团的老师教学生皮影表演技巧,许多学生积极上台参与,现场一片欢乐。在体验非遗技艺的欢乐中,学生们深深感受到非遗文化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