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徽派木祠堂广州重生 比荫余堂历史更悠久

作者:曾卫康 来源:广州日报
2016-06-06 10:23:19

  神奇:复原过程没用一根钉子

  艰难:广州潮湿难建全木建筑

  美国女巫小镇的中国安徽建筑荫余堂令大家刷屏。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市白云区某工业园时发现,一幢比荫余堂历史更悠久的徽派木建筑,居然在广州“重建”起来。重建者更称:复原木建筑没用一根钉子。

  文/广州日报记者曾卫康

  图/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

  前世:

  百年木结构建筑因扩道被拆

  “整个建筑是从安徽搬迁回来的。”重建者王恒说,原来此徽派建筑是清乾隆时代木结构祠堂,已经有三百年历史,“整个建筑物都是木结构,里面没有一根钉子,全部靠木头镶嵌而成。”

  “10多年前,当地扩建马路,该建筑属于拆迁范围,”王恒说,“一名广州老板通过合法途径买下该建筑,并运回广州。”

  搬迁:

  拆祠堂像拆积木 装了6个集装箱

  “这座百年木祠堂拆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王恒说,木结构祠堂就像一个积木盒子一样,“工人要一件一件慢慢拆。”就这样,柱子、石柱、壁画等,全部由工人打包,装上汽车,拉回广州。拆下的木头等装了6个集装箱,全部拉到广州一仓库存放着。“徽派木祠堂在广州仓库一放就是十年。”王恒说,当年购买者找不到合适地方重建,广州潮湿天气也让木建筑容易腐烂……种种原因,导致难以重建。“后来,我知道这个消息,从购买者中把它接手过来,酝酿重建。”

  重建:

  花费600万元 最难找的是设计图纸

  “重建最难找的是设计图纸。”王恒说,三百多年前的木建筑祠堂,“如今成为一堆散件。如何重装起来,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为了筹备重建,我花了一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找专家、工匠,找缺失的木配件,找不到的需要重新制作。”

  万事俱备后,王恒选择在自家企业的厂房中重建木祠堂,“主要是因为广州太湿热,木建筑在室外重建不利用保护。为了承载百吨重的木祠堂,我们特意加厚了厂房楼板承重能力。同时,配置空调、抽湿等设备。”

  王恒说,从全国各地找来的20多名能工巧匠,又花了一年时间才把木祠堂重新拼装起来。他说:“整个复原没用一口钉子,缺的部件也用古木料重新补回来。单单重建木祠堂就花了600多万元。”

  今生:

  历时两载 木祠堂重露峥嵘

  在现场,记者发现,位于工业园三楼的木结构祠堂重露峥嵘。

  王恒说,重建木结构祠堂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木结构祠堂为三进建筑,“高度为10多米,长度37米,宽度14米。该木结构祠堂占地四百平方米左右,有68根柱子,重量大约百吨。”王恒将该木结构祠堂命名为“贪德堂”,“希望大家贪念少一点,做任何事情讲道德多一点。”

  在木结构祠堂正中,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在该木结构祠堂柱子上,王恒找来10多幅古对联、牌匾等,“让木结构祠堂更加古色古香、唯美。”

  王恒认为,花巨资重建木结构祠堂,就是让这些古老民间工艺“永生永世”流传后世。

  新闻链接:荫余堂花1亿元搬家

  耗时7年,斥资1亿元,美国人搬走了一座差点被拆的中国老宅。1997年春天,荫余堂开始进行拆除搬迁工作,光是拆除就耗时4个月,拆下来的部件包括2735个木构件、972块石片和当时屋内摆放的生活、装饰用品,甚至连同鱼池、天井、院墙、地基、 门口铺设的石路板和小院子也拆了下来。

  在拆卸荫余堂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发现了黄家主人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经商时与家里通的信,也找到屋主的日记、杂记等各种文物。工人还在地板夹缝、墙角等处发现清朝末年女人的发簪和贴有邮票的信封,在当今的国际古董市场,这些文物都价值不菲。荫余堂拆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装了满满19个集装箱。

  1997年11月荫余堂拆散装船,1998年的中国农历新年,抵达美国。在随后的5年筹备期间,中美两国的文物专家和博物馆特意从安徽聘请能工巧匠,对荫余堂各个部件进行测量、登记,将损坏腐烂的木质部件按原样重新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