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科学院蓝皮书:外来人口社会阶层地位差 区域分布失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6-06-02 16:48:57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蓝皮书课题组1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称,在北京城游荡着大量的“半城镇化的人”。这些常住外来人口在计算流入地的城镇化率的时候被吸纳,而在享受流入地的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被计算在内,享受不到流入地的社会福利并被排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日共同发布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中《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分析报告》认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的比例小,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的质量低,而且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也比较差,社会阶层区域分布失衡。

  报告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晓壮介绍,此项研究使用了2014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职业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现状。

  研究发现,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的比例小,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的质量低,而且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也比较差,社会阶层区域分布失衡。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170.5万人,户籍人口达到1347.9万人,常住外来人口达到822.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7.9%。

  “如此规模庞大的常住外来人口势必对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总体型态产生深刻影响。”李晓壮说。

  调查发现,从出生年代上看,“80后”和“70后”是构成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主要群体,两者共占86.3%,“90后”占比超过10%,“50后”和“60后”占比较小。

  这说明,“50后”和“60后”等“一代”人口群体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北京常住外来人口这个舞台,“80后”和“70后”以及“90后”等“二代”人口群体已经成为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主力军,同时,他们是劳动力群体中的青壮年,源源不断地为北京劳动人口缺口提供补充。

  从户口性质看,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中的70%为农业户口。从第一个特点,可以得出,青壮年占较大比重的常住外来人口中约70%具有农业户口身份,这表明他们中很多都是社会地位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同时,来京的30%的常住外来人口为非农业户口。

  报告说,这两部分群体都在京居住半年以上,那么,他们中有多少被统计入北京市城镇人口,并贡献城镇化率?北京市相关部门并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说明,但是,他们只能被称为“半城镇化的人”。换句话说,这些常住外来人口在计算流入地的城镇化率的时候被吸纳,而在享受流入地的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被计算在内,享受不到流入地的社会福利并被排斥。

  从学历上看,来京的常住外来人口中有近60%为高中以下学历,占有常住外来人口较大比重的青壮年大多是高中以下学历,这表明,尽管他们能够弥补北京劳动力不足的缺口,并贡献一定人口红利,但是,他们的学历水平低,知识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也较低。所以,他们并不构成完整意义的人力资源,贡献的人口红利质量也不高,且亟须提升。

  从户籍所在地看,来京的常住外来人口主要是来自北京市临近的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三省流入人口共计占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约50%。

  李晓壮说,从这三个省的情况看,他们都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农业大省,尤其是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很多发展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例如城镇化率),至今还有300多万的贫困人口。李晓壮预测,近阶段在北京市产业转移与河北省压缩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能的转接时期,河北省的产业人口挤出效应会大于产业承接吸纳效果。上述这三个省份,尤其是来京的河北省的常住外来人口应该作为北京市以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框架共同治理的主要对象。

  分析显示,从流动原因看,常住外来人口中90%以上都是来京务工经商,结合上述分析特点,可以得出,他们大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务工而非经商。

  报告称,通常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达,社会发展越进步,这一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就越趋合理,即中产阶层比例较大。根据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基本形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四个功能区圈层化的梯度格局。

  但常住外来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并没有按照四个功能区圈层化的梯度格局的逻辑发展,实际呈现的是,经济社会越发达的地区,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所占比例越高。例如,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所占比例分别达到86.9%和92.7%,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区等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所占比例在70%左右,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怀柔区等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占60%、50%左右。

  报告建议,提高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社会阶层质量,壮大中产阶层规模;创造下层向上层流动机制,提升其社会地位;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的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