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年内清退2000家工业企业 引进名校将达15所

作者:董振杰 来源:法制晚报
2016-06-02 15:11:35

  被确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各种配套建设如火如荼,年内调整退出工业企业2000家以上。

  昨天下午,记者从通州区政府获悉,今年年底前,通州将全面清退京哈高速以北和台湖镇全部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养殖小区。京哈高速以南区域的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养殖小区淘汰50%以上。

  目前,通州区已关停786家企业,并实现331家污染企业停产,取缔无证无照经营1644户。到2017年底,通州将完成工业大院、“小散乱污”企业、低端种养殖小区的清退工作。

  水域 下大力气做好“水文章”

  通州区常务副区长崔松光表示,通州在首都北京和京津冀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州有着2200多年建置史,秦汉开水运漕运,隋开大运河。区内19条河流汇聚,河道总长245.14公里。

  通州将挖掘多河富水的优势,下大气力做水环境大文章,打造大运河千年水脉,以水润灵气,大力度开展中小河道和黑臭水体治理,恢复建设延芳淀等多个湿地,以北运河、潮白河、凉水河为主脉,构建“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的水环境格局,贯通河湖沟渠水系网络,着力形成“北方水城”的通州特色生态环境。

  2017年,区内北运河、凉水河城区段等重点河道基本还清,地表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重点水域达到三类标准。到2020年,全区河道全面还清,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四类。

  绿化 着力形成绿色生态景观

  崔松光副区长介绍,通州区围绕“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的目标,大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按照“一区一城三环三网四片五镇多园”的总体布局,着力形成“绿道贯通、绿带环绕、绿廊相连、绿块镶嵌”生态景观。

  当前,已经完成了19.3万亩平原造林,45.6公里温榆河—北运河绿道,150公里公路河道绿化,绿色空间大幅拓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据了解,近年来通州完成了平原造林综合绿化近20万亩,全市规模居首位。继大运河森林公园成为该区生态名片后,东郊森林公园也投入使用。同时法制文化公园、台湖公园、永乐店生态公园等相继对游人开放。

  空气 年内调整退出2000家工业企业

  在大气治理方面,通州区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环保信息化系统,将借助智慧环保的理念及大数据的应用,利用“互联网+环保”模式,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固定遥测装置安装工作,对主要进京路口、城区主要道路车辆尾气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

  目前,通州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了平房地区优质煤替代全覆盖,年内燃煤锅炉将全部退出。今年年底前,将全面清退京哈高速以北和台湖镇全部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养殖小区,清退工业企业将达2000家以上,京哈高速以南区域的工业大院、加工企业和低端种养殖小区淘汰50%以上。

  为此,该区制定实施了“1+14”配套政策体系,稳步推进,目前已关停786家企业,并实现331家污染企业停产,取缔无证无照经营1644户。预计到2017年底,通州将完成全部工业大院、全部“小散乱污”企业、全部低端种养殖小区的清退。

  据悉,该区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是今年底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87 微克/立方米左右,同比下降6%左右;2017年底 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力争在“十三五”末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

  教育 年内将引进15所名校

  通州区政府按照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思路,实施“内升外引”战略,在全市统筹下,引进一大批学校、医院等优质资源。同时,还注意打造本区医疗教育品牌。

  教育方面,扎实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专项规划,引进中心城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水平跨入全市前列。今年,新建北京五中、景山学校等通州校区,引进名校将达到15所。

  目前,首师大附属中学、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正式挂牌,今年秋季将实现初高中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等项目有序推进。下一步,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5所,力争全区示范高中达到8-10所,实现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方面。2015年,通州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10家。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实有床位数2.6张,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远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下一步,将加快引进三甲医院(安贞医院、友谊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落户通州,加快四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潞河医院门诊综合楼已投入使用,新华医院年内实现投用,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2个医疗中心也将于年内竣工)。到2020年,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将达到12000张,实现每千人6.35张。(记者 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