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1岁的季承亲自出庭
15年前,著名学者、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与北大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将保存的书籍、字画等物捐赠给北大。季羡林去世后,其子季承将父亲临终前的手书公布,称父亲的捐赠无效,对这些物品是否应由北大占有提出争议。在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季承将北京大学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季羡林文物、字画等共计649件,涉案标的额高达一亿元。昨日上午9点30分,该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审理。
返还原物纠纷多年未解决
早在2001年7月6日,季羡林与北京大学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将属于季羡林个人所藏的书籍、著作、手稿、照片、古今字画以及其他物品捐赠给北京大学,赠品清单于2002年3月1日以前交付,赠品将分批分期移交指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直到本协议所列各项全部赠品移交完毕。
2008年12月5日,季羡林手书公布,其中写到“有几件事情在这里声明一下:一、我已经捐赠北大120万元,今后不再捐赠;二、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的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说过全部捐赠……”
在另一封委托书中,季羡林写道:“全权委托我儿子季承全权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物、务。季羡林。戊子冬。2008年12月6日于301医院。”
由此,季羡林之子季承认为,父亲的捐赠并不合法,遂于2012年6月14日委托律师向一中院递交起诉书,起诉北京大学,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原物返还。
2012年8月3日,此案正式立案。
季承:捐赠不合法 协议属无效
昨日,81岁的季承亲自出庭。庭前,季承明确表示了要求北大返还原物的诉求。据了解,这批文物、字画可谓件件珍品,包括唐伯虎的楷书,文征明、八大山人、仇英等名家的画作,总共649件,涉案标的额高达一亿元。
庭审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请求返还原物是否于法有据;第二,赠与协议是否有效;第三,赠与协议是否具有公益性。庭上,季承并不发言,全程由代理律师陈述。
律师称,庭前双方交换了24件证据。其中,针对季羡林与北大签订的捐赠协议书,律师表示捐赠协议无目录,双方未交接,“所以,协议并未成立,也没有生效”。另外,在2008年,山东大学教授张衡等人披露季羡林收藏的数十幅名人字画,从2007年开始分批流向拍卖市场。虽然北大坚称季老藏品未流失,但仍引起了季羡林的警觉。
律师表示,在这种情形下,季羡林对北大已经失去信任。于是手书两份委托书,表示2001年的捐赠协议已经失效。“季承得到季羡林先生的特别委托授权,处分权给了季承,季承具备649件物品的处理权、处分权,有权决定涉案标的物是否继续存放在北大,请求返还原物于法有据。”
季承一方还表示,占有不一定要直接,可以与被告共同组建“季羡林文化基金会”处理这些文物,或者捐给国家博物馆。
北大:根据协议 捐赠不可撤销
“物品已经归属北大,原告无权要求北大返还。”面对季承一方的说法,北京大学方代理律师认为,不论从物权还是委托代理的角度,季承请求返还原物都没有权利依据。
北大一方认为,之前提交的答辩状显示,校方认为季羡林对北大的捐赠行为,并非私人之间的馈赠,而是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公益捐赠。但是,季承则认为,北大不是公益机构,该赠与协议并不具有公益性。
此外,针对北大对季羡林手书的两份委托书真实性提出的质疑,季承一方当庭播放了2008年12月6日季羡林在病榻上手书委托书的录像。录像中,季羡林一开始写下“事务”二字,季承在一旁提醒他写错了,应该是“事物”,于是,最终的委托书中呈现的写法,就是“事物、务”。“录像中看出,季老没有想撤销捐赠的意思。”北大一方的律师称。
庭审共持续了近5个小时,下午3时审判长宣布休庭。由于北京大学一方不同意调解,合议庭未再进行当庭调解,并将择日宣判。
文/本报记者 孔德婧 摄影/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