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日电 2016年5月25日,在北京京城俱乐部以“农业电商的模式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高端晚餐会上,一亩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副总裁高海燕表示,一般意义上来讲,把农业人群作为消费者定义的电商平台似乎比较难在现有既成的平台格局之外再产生新的主流入口,但如果把他们作为供应商来定义的电商平台则有成为农业电商入口的可能。
京城俱乐部是一家为中国高层商界人士服务的私人商务会,是北京四大顶级俱乐部之一。据了解,当天主要是来自农业电商、投资等领域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农业电商的发展。
谈及对农业电商的认识,高海燕认为,涉农电商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在摸索和探索之中,行业思想还没能形成,目前的认知体系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农业电商的主体性还很混淆。基于产地端、城市消费端、农村需求端、关键服务端的电商在用户价值、商业模式、关键资源、业务驱动、执行逻辑等问题上的差别都非常大,很难用一个简单的道理,站在某一个业务端就说清楚了这个行业。
高海燕在演讲中表示,基于农业供应商端的农业电商在短期内似乎更适合做B2B,这是由农产品的货值基础和农村商务条件决定的。B2B所能形成的业务规模更能带动农村的现存基础设施(或者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并且相对而言更能刺激农村电商应用者的价值感和积极性。他同时认为,所有电商都是基于“供应端“启动的,农业也不例外。把农业人群作为消费者定义的电商平台似乎比较难在现有既成的平台格局之外再产生新的主流入口,这也许能构成今天很多涉农电商发展缓慢而艰难的理由之一。但如果把农业主体作为供应商来定义的电商平台则有成为农业电商入口的可能。涉农人群在总体上还是支付谨慎和非活跃消费人群。
最后,高海燕总结说:农业电商是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必要但艰难的变革,现在整个行业都是刚刚起步,需要行业参与者有足够的耐心来面对每一步的变化、可能性和必将到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