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如果手机中有以下不良软件,尽快删除。”-------这听起来象是好朋友的建议,这位“好朋友”很权威,他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工信部通报,今年一季度发现不良软件29款,有的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有的强行捆绑其他无关APP,甚至有的恶意“吸费”。这29款软件是对43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后发现的。工信部提醒,手机中如果有这些APP,应尽快卸载、删除。
删除不良软件似乎是件小事,而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个大部委,钢铁、汽车甚至人工智能等各类工业都要管,似乎应该只抓大事,就拿通信业来说,过去工信部忙着促进电信升级换代、需求发展,如今中国的4G网络已经成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乡镇,中国的4G用户量已经超过5亿户,居世界首位。现在又正积极推进5G技术的研发,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网络商用。
现如今,删除不良软件这类小事也入了大部委的“法眼”,不仅查软件,还提醒消费者:在连接免费WiFi、扫描二维码、点击网站链接、回复验证码等操作之前务必确认其来源,谨慎操作;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手机APP等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上当受骗等等。 从过去的促进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到现在加强监管,管理改革从供给侧发力,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从“促需求”到“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要从供给侧发力,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曾剑秋: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13亿,我们基本上每天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也离不开信息,所以这是大事。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APP的泛滥令消费者感到非常讨厌,所以工信部的这一通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29个APP并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恶意 “吸费”;第二个就是收集信息;第三就是捆绑软件。
我们现在已经身处4G时代,以后还会迎来5G时代,我们越来越多离不开软件,我们需要它们,我们希望政府以及企业大量开发APP以服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监管,工信部的这一次通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如何根除这样的恶意软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加强监管要从源头开始,现在手机的种类非常多,有些手机厂商在生产手机时就会把恶意软件放到手机里,所以我们在购买手机时要选择正规的手机。第二,在手机从生产出来到被售出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空白,这一部分也需要加强监管。第三,我们要强有力的处罚恶意软件、违规软件,切切实实的保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此外,我们不仅要完善监管的手段,还应在技术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