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用水结构破解缺水难题

作者:高文 来源:中国网
2016-05-24 06:30:00

  甘肃省武威市深居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人口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9。由于灌溉面积过大、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灌溉实际用水量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8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

  近年来,武威市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破解了“结构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命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由于灌溉面积过大、种植结构单一,农业单方水效益只有工业的6.3%。同时又因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优先占用了水权,造成结构性缺水。”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水务局局长赵青山说。

  “武威市自2010年起,市、区(县)政府每年下发年度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权逐级分配到区(县)、灌区、乡镇、协会和用水户。核发水权证书,建立完善区(县)、乡(镇)、村(协会)、组(社)四级水权明晰台账。水权分配坚持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产业规模,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农田灌溉用水以人均灌溉面积和综合灌溉定额确定;生态用水按农田灌溉用水的比例确定。”赵青山说。

  记者在凉州区清源水管所长城水管站了解到,水管站建立了机井计量的远程监控系统,在中控室即可看到每口机井的运行详情。清源水管所所长李福泽说,通过技术化的手段可以让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地生根。

  武威市水务局副局长胡卫东说:“武威市建成了市、县区、灌区三级水资源监控中心,强化提升了水资源监管能力,通过实时在线监控、网络统计传输、会商分析预判,可以合理科学地调度使用水资源,更进一步精细化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措施,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技术保障作用。”

  “武威市合理调整地表水、地下水水价。实行差别水价,激励节约用水,引导高效节水产业发展。”赵青山说。

  打好生态“保卫战”

  地处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夹击”中的民勤县,当地百姓常说,“种活一棵草比养活一个人还难”。

  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表示,为了不让家园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正在对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进行加高扩建。工程完工后,红崖山水库总库容将增加到1.4816亿立方米,会极大改善民勤的水资源调蓄状况。

  邱德玉列出了一组数据:自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武威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表水管理。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立方米控制到0.86亿立方米,削减量达4.3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降幅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开始回升。

  在民勤县夹河乡黄案滩的自流泉前,夹河乡乡长王玉珍告诉记者:“夹河乡一半以上的土地已进行封育,黄案滩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芦苇、白刺、梭梭等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

  据介绍,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厉行节约用水,用水总量大幅下降。武威市市用水总量由2009年的18.36亿立方米减少到2015年的15.81亿立方米,减幅达14%。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生态治理目标分别提前8年、6年实现,武威长期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得以遏制。

  节水农业效益高

  “武威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长期短缺的条件下,要解决结构性缺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功夫。”赵青山说,为此,武威市委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把发展设施农牧业放在实施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实施,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武威市设施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确定为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

  凉州区下双镇下双村千亩日光温室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远近闻名,节水工作、农业自动化工作都很有成效,出产的西红柿广受好评。

  记者在日光温室中见到了下双镇党委书记范志宏,他随手抓起一把黑色的土壤向记者介绍说:“温室中建有沼气池,冬天可以给大棚增温,将沼气池产生的沼渣用作肥料,土壤会变松软,不板结。”

  范志宏搓了搓手上的土,指着日光温室里长得正好的西红柿说:“一个棚一茬可收获西红柿8吨左右,一年可以种两茬,一个棚的年收入达6万多元。”

  “近年来,武威市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布局转变,由低投入、低产出、高耗水的传统模式向高投入、高产出、低耗水、高效益的现代模式转变。灌溉方式由块灌、畦灌向沟灌、管灌、滴灌等转变,逐步变浇地为浇作物,变少次足量灌溉为多次适量灌溉。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依靠科技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武威市副市长陈崇贵说。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优化用水结构破解缺水难题

中国财经app

优化用水结构破解缺水难题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优化用水结构破解缺水难题

中国新三板APP

优化用水结构破解缺水难题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