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题为“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称,深圳市龙岗区在一份官方报告中表示:哥不能没有华为,并喊出了“服务华为,马上就办”的口号。与此相伴随的,是“华为迁离深圳”传言的不胫而走。
不过针对这一传言,华为昨日辟谣称,华为从未有计划将公司总部搬离深圳。谣言虽然得到澄清,恐惧不会就此消失。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华为在2012年就启用了东莞基地,并且把近年业绩扶摇直上的终端业务放在东莞,并被当地政府热情对待。东莞市2015年的企业纳税排行榜,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拿下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两个第一。而当深圳的房价一路狂奔,近邻东莞的土地成本优势,难免成为深圳的一块心病。只要这种成本的落差存在,恐惧就会如影随形,成本落差愈大,恐惧感就会愈加剧烈。
“不要让华为跑了”,不独是深圳的恐惧,也是所有地方政府的焦虑。北上广深担心的是高成本的挤出效应,二三线城市惧怕的,则是北上广深的人才和配套优势。哪怕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也会存在招商引资中的暗战和博弈。城市和区域竞合之中,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但地方政府对于“总部经济”的热情却始终如一,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不想发展“总部经济”。因为“总部经济”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更多的纳税额,更高端的产业结构,更光鲜的城市形象。
撇开那些央企和地方国企不论(他们的总部选址,行政性因素影响颇大),民营企业的总部放在哪里,终究是一种市场行为和市场选择。它基于企业对不同总部选址综合成本与收益的评估。就像华为要不要迁离深圳,土地价格只是其中一个考量因素。还需要考量供应链的成本,比如生产一部手机,把所有零部件配齐运输到位,需要多少钱?需要考量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法治化水平。比如新上一个产业项目,能否顺顺利利就把事儿给办了?比如出现了纠纷和诉讼,企业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也需要考量总部迁移对业务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总部搬迁后会不会有大量骨干离职?这些虽然是相对隐性的成本因素,企业在考虑总部选址时却不得不审慎考虑。这许多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地总体的营商环境。
对于这些因素的综合权衡,每一家企业都有一本账,也没有人比企业家自己更清楚搬迁总部是利是弊。对于一种自由自发的市场选择,地方政府可以心痛,但不能强留。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总部要搬走,与其怪企业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不如反思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导致了这种“背叛”。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