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看节水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网
2016-05-24 05:52:00

  近日,记者随水利部走访甘肃省武威市,沿着河西走廊由南往北,一路上了解到节水工程的高效实施、农业灌溉的精耕细作,也看到了一项项节水技术的突破创新。这个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的西北重镇,正在以全市之力实践高效节水农业,在沙漠地带树起安全生态屏障。

  以水定产 因水谋变

  初夏,田野里新栽的一株株冬枣树套上了保护套,刚浇完一轮地的古浪县感恩村村民李登堂舒展眉头:“终于不用愁水了,现在地膜平铺,滴灌精细浇作,每年挣个十四五万元不是问题。”

  “三分之一山区,三分之一沙漠,三分之一川区”的古浪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常年平均降雨量362mm,蒸发量1784mm,是甘肃全省18个干旱县和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缺水,是世代古浪人求生面临的最直接的难题。

  “过去家家都种小麦、玉米,靠天吃饭,产量难保证,收入更不理想。”古浪县水务局副局长候国文说,“特别是山区,十年九旱,十种九不收,一亩地也就能有个30元钱。”古浪农民因水而愁,也因水而穷。

  古浪县的困境也是武威市的缩影。武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是全国水平的1/3,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20立方米,是全国水平的1/9。“水资源非常亏缺,除了自然原因,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缺水,用水效益低。”武威市水务局局长赵青山说,“2010年以前,灌溉期能浇两轮水就不错了。”

  严峻的现实使节水从抽象化概念变得具体而又真实。“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兴建重大水利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最大限度利用既定水资源;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武威市政府副市长陈崇贵告诉记者,武威市明确了“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方针,因水谋变,以水定产。

  生态环境因此而变,北部沙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南部水源涵养林区通过移民搬迁等措施,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40万亩,全市湿地面积达到156.3万亩。

  种植结构因此而变。高耗水小麦、玉米面积逐年萎缩,瓜菜、草食畜、林药果等抗旱农业顺势而起。到2015年底,武威市设施农牧业和特色经济林果面积累计达到140万亩,其中设施农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的占比达到50%以上。节水灌溉也成为趋势,喷灌、滴灌、管灌的广泛应用使得全市农业用水量由2009年的15亿立方米减少到2015年的11亿立方米,减幅达23.17%。

  科学调水护水源

  在“水像珍珠一样珍贵”的武威,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每年从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源石羊河引近3000万立方米水倾注入位于荒漠地带的青土湖。“老百姓一开始很不理解,一边大搞高效节水农业、呼吁节水,一边又把几千万立方米的水白白往沙漠里送。”赵青山说,这一切都是由于青土湖特殊的生态现状和生态区位所决定的。

  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夹击间的青土湖,历史上曾经碧波万顷,却因石羊河的水资源过度开采,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干涸了半个多世纪。武威市水务局副局长胡卫东告诉记者,对于民勤人来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如果青土湖绿洲不保,两大沙漠会集,形成我国最大沙漠南下侵蚀民勤等县的人居环境,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就会被拦腰截断。

  为了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握手,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10年始,民勤从红崖山水库引流,连续6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干涸51年之久的湖泊终于形成人工湖面。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的使命感,让武威人养成了高度的生态自觉。”赵青山说,“老百姓是省下口中的水来维持青土湖的水位。”目前,青土湖水域面积已经达到22.36平方公里,湖面芦苇摇曳,不时有水鸟低空掠过,从红崖山水库汩汩而来的流水仍在夜以继日地扩大青土湖的湿地面积。

  “北治风沙”保住了最基本的人居环境,“南护水源”则是直接关系人的生存,对于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会地带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来说,节水也意味着让更多人求生。县水务局局长段恒荣介绍,天祝县域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寒山区,有近3万农牧民生活在祁连山2800米左右的高山深区,严重缺水,世世代代生活贫困,2013年天祝县决定花5年时间将3万农牧民搬迁至松山镇南阳山片。

  南阳山片距县城20多公里,地势平坦,但因水资源匮乏,长久以来发展受到掣肘。怎样才能让南阳山片变得宜居?天祝将目光投射在20多公里以外的金强河,计划对金强河老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在不增加天祝县水资源配置量的基础上,将节约的3080万立方米的水量调入南阳山片,以供3万农牧民生活生产之用。

  “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4亿元,现主体工程已完工。”段恒荣说,建设内容包括修建引水枢纽、提水泵站、铺设提水管道以及实施节水配套工程。

  把牧民从山上移下来容易,但移下来之后,如何“稳得住、留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天祝正积极引导和鼓励移民农牧民发展节水高效的设施农牧业,每户两座日光温室,一座养畜暖棚。

  让农民见到节水效益

  “中部调结构”,但种植结构并不是说调就调,让节水真正落实为田间行动并不容易。

  “传统的种植习惯要改变,是件难事。”赵青山说,从长远来看,节水利于可持续发展、关乎生态安全,但农民更关心眼前的实惠:节水农业有多少利可图?“不能为了节水而节水,关键还要在高效上做文章,让农民尝到甜头、见到节水效益,才能把节水理念变为主动的节水习惯。”

  为此,武威市整合各路资金,实施多类农牧业高效节水项目,引进高效节水技术,推进农业节水示范点建设,政策措施集中发力,力图使每立方米水能产生最大效益。

  思路对了,经济效益随之而来。在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村民王得多的日光温室棚里,西葫芦绿翠葱葱,一根根黑色的细管埋在根部,构成了给蔬菜滴灌的管网系统。谈起日光温室棚,王得多头头是道:“别看这细管微不起眼,原来种大田,每亩地每年要260立方米水,现在只要120立方米就够了。”设施农业的好处远不止这点,王得多合不拢嘴:建大棚成本花费4.5万元,政府补贴了1万多元;合作社统购统销,平时还有县级技术人员来指导;3个棚里人参果、樱桃、西红柿接茬种,去年棚均年收入达3万元。

  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邱德玉算了一笔账,如果节水技术推广到全县,按照每亩节水50立方米来算,30万亩日光温室棚就能省出1500万立方米水,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的容量。用水量大大减少后,经济效益也在提升,民勤县单立方米水的效益已由2010年前大水漫灌时期的2元多涨至现在的17元多。

  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化传感检测技术的应用,让设施农业的节水效益更明显。民勤县红沙梁上旺化精准化灌溉示范区,一部手机就能控制上百亩地的灌溉,传统的人工浇地变成了自动化灌溉。上旺化一社用水小组组长张有衷说,示范区内安装了首部控制器、土壤墒情传感器、阀控器等信息采集设备,随时检测土壤湿度和温度,可以根据土壤的即时情况自动下达灌溉指令,水肥一体精确点滴,不仅省水省工,还能节约大量肥料和种子。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河西走廊看节水

中国财经app

河西走廊看节水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河西走廊看节水

中国新三板APP

河西走廊看节水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