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网
2016-05-23 10:29:00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黔江区人民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致力于扶贫攻坚。截止到2015年全区共有贫困村68个,贫困户11430户,40641人。全区民营企业立足区情,大力发扬“致富思源、扶危济困”的光彩精神,以“发展产业”为抓手,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活动中,民营企业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彰显。

  蚕桑产业蓬勃发展惠及贫困户增收奔小康

  蚕桑产业,是黔江区继烤烟产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为了助推蚕桑产业的发展,黔江区蚕业公司按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蚕桑种植面积10万亩,覆盖全区21个镇乡,122个村、441个组,3万多农户。公司在黔江区各镇乡建立了21个蚕桑站,指导蚕业发展。同时还成本价配送蚕种、蚕用物资、蚕桑肥料,对农户、蚕桑员、共育员开展技术培训,年公司补贴350多万元。为提高蚕农养蚕积极性,公司与蚕农签订《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和蚕茧订购合同》,实行31元/公斤保护价收购,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链。2015年养蚕户18962户,产茧78150担,产值1.43亿元,户平收入7728元。特别是一些养蚕大户、能手,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技术和场地,流转贫困户闲置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的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濯水镇养殖大户钟世勇种植蚕桑300余亩,产茧收入37万元;粟海燕种植蚕桑220亩,产茧172担,收入32万元,利润达16万元。白石乡安山村三组贫困户王荣章,利用所掌握技术和场地,种植蚕桑7亩,产茧10担,收入18000元,当年实现越线目标。

  猕猴桃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猕猴桃俗称杨桃、毛桃、山洋桃等,适合于武陵山区种植。重庆三磊田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抢抓机遇,勇于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做好产业扶贫工作。

  自建基地促发展。公司从中塘乡的中塘居委、兴泉村两个贫困村流转土地3500亩,自建种苗基地,为猕猴桃产业向乡镇辐射打下基础。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贫困户从中可以享受到四重收益:一是土地出租收益570-580元/亩;二是劳务收益,农户承包基地管理1000元/亩;三是果子收益奖励,果子0.5元/斤,产果初期一亩可收益500元,盛产期可达一亩2000-3000元。四是解决就业。凡涉及到的项目实施村,聘请劳动力到公司后期加工、后勤、驾驶等岗位就业,帮扶贫困户脱贫。凡现在参与项目实施的村贫困户,均达到了脱贫越线标准。中塘居委于2014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兴泉村2015年实现整村摘帽。

  “公司+农户”利益圴享。对于基地外的乡镇,公司走“公司+农户”的发展路子。公司无偿提供种苗,满足农户的种植需求,目前猕猴桃产业也覆盖新华、石家、太极、金溪、白石、黄溪、水市、中塘等8个镇乡,惠及贫困户达30%。同时公司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全年开展5期培训,培训人数达15000余人。公司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按市场价进行产品回收,确保农户的农产品的销售。

  地牯牛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初见成效

  蓬江食品是从事种植加工的民营企业。为了参与精准扶贫,公司积极发展原材料地牯牛本地供给基地建设。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先后发展原材料基地7个涉及城西、城南、南海、金洞、新华、金溪、白土等街道、镇、乡,带动农户4500户。公司提供种子、农药、培训等服务,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6元/公斤收购。从目前涉及的街道、镇、乡,农户户平增收13800元。(黔联)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黔江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经app

黔江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黔江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三板APP

黔江区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