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被提出多年,但推进仍缓慢。作为“以房养老”主要倡导人,原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原幸福人寿董事长孟晓苏认为,推进慢的主要原因为保险公司长期担忧房价下跌而不敢介入。
“以房养老”保险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老年人通过住房反向抵押的方式,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领取养老费,并且可以继续保留房屋居住权,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则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费用,剩余部分返还给老人的继承者。
但从提出“以房养老”以来,各方对其多持谨慎态度。去年,保监会确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地区,今年试点范围有望扩大。
昨日(5月22日),孟晓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以房养老”的未来出路,一是“以房养老”保险在全国试点城市范围的扩大;二是保险公司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缘何提出12年推进仍缓慢?
“以房养老”保险最早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海外已成熟、且被政府力推。
孟晓苏是中国“以房养老”的首倡者,早在2003年就建议开展“以房养老”。
在昨日于成都举行的“2016北大光华西南论坛”上,孟晓苏再次呼吁推进“以房养老”保险模式。
近几年,国家层面推进“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开始落地实施。2014年6月,保监会公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开始为期两年的试点。但实际上响应者寥寥,部分参与方在推进时也遇到重重困难。
幸福人寿系国内保险公司中唯一成功运行“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的企业。据悉,截至2016年4月底,幸福人寿推出的首款以房养老产品已与58户签约,77位老人参与到以房养老项目中。
孟晓苏透露,这已超出了公司的原来预期,“(以房养老保险)能有试点已经不错。原来说有20户就成功了。”他进一步称,从幸福人寿的结果来看,投保人满意也说明了模式成功,“但未来的完善和推广还需要时间。”
“以房养老”进展缓慢,至今仍然步履维艰,背后原因是什么?孟晓苏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担忧房价下跌而不愿参与。
“房价下降,保险公司不仅无法获得房产升值产生的溢价,甚至可能遭遇损失。这是保险公司一直都有的顾虑。如果保险公司10年前就开始积极参与进来,现在已经能享受到红利了。”孟晓苏称。
房价走势往往不可控,但孟晓苏认为保险公司长期对房价下跌的顾虑实际并不成立。“从我们‘以房养老‘产品推出到现在,北京、上海的房子,十多年增长了十多倍。而且,‘以房养老’可以让老人、子女、保险公司实现共赢,是对老人保险服务的一种新供给。”他认为,目前房价走势仍将稳中有升。
如何继续推进“以房养老”?
在外界分析看来,“以房养老”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其业务流程复杂、期限较长、涉及领域广。保险公司开展此项业务,将面临较为突出的利率风险、房价波动风险、长寿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业务风险,同时也将受到房地产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法律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房屋70年产权制约、房产价值的评估等也是外界顾虑。对此,孟晓苏回应称,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提到的自动续期已解决了商品房70年产权的问题。
近两年来,国家针对“以房养老”的政策更加明确。就在今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推进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如何继续推进“以房养老”?孟晓苏认为,第一,国内试点区域应该扩大,试点的城市需要增多。其次,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应更多元化。
国内也计划扩大试点城市范围。今年1月初,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曾对外称,今年上半年要在四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条件较好、房地产市场较为规范、当地政府支持的城市和地区纳入试点范围。
“现在要推开试点,要在更多城市包括省会城市试点,这是范围的扩大。”孟晓苏也呼吁更多条件好的城市参与进来,“再者,‘以房养老’保险产品需要更加多元化。我认为目前产品还是较单一,还需要出更多的产品种类。比如房子增值了,产品能否让投保人分到更多钱,同时让保险公司多分钱?”
“以房养老”与楼市走势将直接关联,当前,国内楼市面临去库存的问题。对于楼市发展,孟晓苏认为,去库存仍是楼市主要任务,特别是三四线城市。
前期,国内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出现明显上涨。孟晓苏认为,国家需要保持对楼市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据此就出台新政打压房价,而解决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对策应是增加供给。
“我认为政策要保持定力。对个别城市出现的问题采取分类调控。需要继续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同时因城施策地来解决局部性问题。”孟晓苏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