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资金腾挪受限

作者:◎ 付碧莲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6-05-23 08:46:00

  随着监管加码,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下跌幅度逾1.1万亿,远超去年3600亿元的降幅。而应收款项类投资则大幅攀升,在今年一季度末已接近10万亿元。业内人士指出,监管趋严是买入返售业务收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将买入返售纳入广义信贷考核,使得买入返售的腾挪贷款功能消失。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资产质量的下降,银行的盈利来源与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而基于资金成本优势的银行同业业务成为了近两年银行所极力扩张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地加码同业业务,令各大银行的同业资产规模急速扩大。

  不过,随着监管的不断收紧,银行的同业业务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

  同业资金大幅下降

  从各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来看,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下跌幅度逾1.1万亿,远超去年3600亿元的降幅。

  以“非标”为基础资产的买入返售业务从2013年开始被逐渐限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开始逐步下滑。截至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2.88万亿元,而去年年末为3.99万亿元,下降幅度超过1.1万亿元。其中,中信银行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数据下跌幅度高达96.28%,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下跌幅度也均超过60%,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下跌幅度超过40%。

  银行同业资产主要由存放同业、同业拆出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部分组成。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另外两项同业资产——同业拆出资金占总资产比重2011年以来在2.2%-2.9%之间波动。存放同业的占比2013年以来也在2.5%-2.8%之间波动。

  以“非标”为基础资产的买入返售业务从2013年开始被逐渐限制,2014年的“127号文”要求买入返售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为债券、央票等标准化的、高流动性资产。因此,从2013年开始,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逐渐下降。2015年末,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39954亿元,逼近4万亿元,同比下降约3600亿元,较2014年1.01万亿元的降幅有所收窄。而今年一季度同比降幅又扩大至1.1万亿元以上。

  多家机构认为,买入返售资产下降,除了存量业务到期,还与年初银行票据风险暴露以及央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首次考核有关。“在现行的监管框架下,买入返售无法实现挪出表、避开资本充足率考核等功能,外加理财产品的监管政策要求非标资产占比下降,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这条路对商业银行失去吸引力了。”一位交通银行管理层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

  多家银行表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减少是因为存量业务到期,新的“非标”业务不得发生,所以期末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

  此外,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的原因与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的收紧不无关系。从多家银行的一季报来看,包括招行、兴业、中信、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大幅减少的原因均有“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的减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大幅减少和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的减少有关,年初票据风险案件频发,监管部门对票据业务进行严查,部分银行收紧了票据业务甚至暂停了,导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有所下降。”上述人士指出。

  向应收款项类投资腾挪

  所谓无利不起早,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的持续下降,除了来自监管收紧的压力,另外就是买入返售金融资金业务所能给银行带来的利润开始收窄。从成本收益逻辑看同业资产,无论是在流动性充裕的时期,还是流动性紧张的环境,信贷资产、标准化资产、非标资产的配置,也严格遵循着资本逐利的规律。

  “一般而言,一家银行向另一家银行买入票据等资产然后再以理财产品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利差,而这部分利差就是银行的收入。但监管趋严后,资本金还是得继续计提,外加拨备覆盖率的计算,银行能从中获得的利差受到大幅挤压,有些不但赚不了钱,甚至还会出现亏损。那么,银行自然就逐渐丧失了做此类业务的动力。”上述人士表示。

  那么,规模庞大的同业资产快速收缩后又流向了哪里呢?其实从各家银行的财报就可一目了然。很多银行的同业资产都在往应收款项类投资这块腾挪。

  到2016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已经首次低于应收款项类投资。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已经从2014年底的5.35%,上升到2015年底的7.54%,到今年一季度已升至7.89%,超过了银行同业资产业务(包含存放同业、同业拆出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部分)7.18%的占比。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戴叙贤表示,应收款项类投资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同步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信用风险增加,商业银行严格对信用贷款的审核,免抵押贷款减少。企业为了实现融资,普遍使用应收账款进行债权抵押,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优质企业的应收账款抵押颇具吸引力,且双方的贷款成本均较信用贷款更低。二者一拍即合,由此带来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快速增长。另外,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三角债、结算周期拉长的困境,由此催生了市场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大量需求。

  资金利用需创新

  应收款项类投资,对应的是理财产品、信托受益权和资产管理计划等。增长较快的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去年该项投资新增超2000亿元的包括兴业、中信、浦发、招商、民生等股份行。从具体资产看,每家银行对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处置不尽一致,一般用信托受益权、理财产品或资管计划接收来自同业的新增非标资产。

  兴业银行2015年应收款项类投资新增1.13万亿元,占到16家上市银行全部应收款项类资产增幅总额的1/3。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同比增幅也在4500亿元左右,招商银行也超过3000亿元。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增幅在2000亿元左右。

  然而,随着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其中潜藏的风险也逐步凸显出来。不同于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开具,有银行背书,应收账款的证明是由企业开出,出现假章的概率较大,一旦企业之间联合起来诈骗银行资金,银行将防不胜防。面对一些强势的大型企业,在签订保理业务协议时,银行无法要求其承担赔偿、担保责任,几乎所有银行都吃过“萝卜章”、甚至大企业不认账的亏。“尤其是在实体经济不景气,企业违约现象不断增加的环境下,银行面临的风险无疑是在不断地加大。”上述人士表示。

  由于各家银行应收账款项类增多,银行也开始加大投资规模,2015年兴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达18349.06亿元,该数据比2015年中的14311.57亿元增加了4000亿元,比2014年末同比大增159.00%。

  不过,上述人士则指出:“尽管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会更审慎地投向债券等风险相对较小的领域,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整体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尤其是,一旦投资项目期限出现错配,那么对银行来说风险有进一步加大。”

  该人士进而表示:“由于受到监管的压制,银行间这种同业资产大腾挪并非长久之计。一旦某一天,监管机构又对应收款项类投资收紧监管力度,银行的资金又该流向哪些领域呢?其实,对银行来说,还是需要加大、加快对资产投资的创新,实现资金的安全、高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