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量化VS私募量化为何这大半年如此不同

来源:证券时报
2016-05-23 08:31:04

  自股指期货受限以来,量化基金在过去的大半年内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中,公募量化基金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私募的量化则体现出了相对更好的成绩。同样的量化,何以有不同的命运?

  从多路采访结果来看,私募的胜出主要是因为其策略空间更大,方法更多元。

  股指期货的受限对于量化对冲基金的冲击是非常直接的。受限至今,量化对冲基金面临两大现状,首先是交易量收缩造成的长期期指贴水,增加了量化对冲的难度。贴水越深,基金对冲成本越高,如果贴水过高,选股的Alpha收益无法覆盖,那么对冲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出现损失。

  其次是投资标的受限较多,致使超额收益更难获取。根据规定,公募对冲基金进行套保时仅能对冲成分指标股。举例而言,当使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对冲时,机构持有股票必须在沪深300以内,这实际上大大缩小了投资选股范围,从而影响对冲收益。所以,公募量化基金受到的投资限制非常大,其对业绩的影响是相当直接的。

  同样是大受影响,私募却体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实际上,私募能够调动的对冲策略更多,在股指期货对冲受影响的情况下,一部分私募优化自身策略并加入新策略。例如有些私募开始转向宏观对冲、跨市场对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大宗商品火爆时,不少私募通过大宗商品和相关股票的联动进行对冲。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跨市场对冲本身很难做到精准对冲而使得对冲本身的意义大打折扣,所以这实际上对私募的对冲策略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一位期货分析人士向记者提出:“在目前环境下,量化对冲很难做到精准的对冲,因此虽然有些对冲私募业绩不错,但是要想甄别其收益是否真的来自于阿尔法其实很难。”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向记者表示期待股指期货能够恢复正常交易,因为在他们看来,就目前情况而言,股指期货依然具有很大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