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存量博弈下的众生相:择时派与择股派生存之道

作者:陈俊岭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6-05-23 07:49:00

  ⊙本报记者 陈俊岭

  “6641.9亿元!”这是上周沪市一周五天的成交量总和,扣除因节假日占去部分交易日的非完整周,这一“地量”也创造了自2014年7月第四周(5212亿元)以来的新低。

  成交量重回上轮牛市启动之初,“地量地价”的历史规律能否再现?尽管市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存较大分歧,但对当下“存量资金博弈”的定性,却让市场各方达成共识。

  “目前,不同风格的基金管理人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择股型的更加强化研究能力,去伪存真寻找抵御下行周期的真成长,而择时型的则将择时周期由以往的月、季、年精确到现在的旬、周、日。”某基金管理人称。

  不过,一个让市场对增量资金憧憬的积极现象是,在市场重回3000点下方后,一些秉承价值投资的老股民和市场大户再度活跃起来,他们曾是去年上半年冲顶时的冷眼旁观者,却在市场历时一年的下跌后,近期开始逐步“加仓入场”。

  “存量博弈”成市场共识

  1268.4亿元、1400亿元、1494亿元、1241亿元、1237.9亿元——这是过去一周沪市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日均1328.38亿元的成交量不仅刷新了近两年的绝对低量,也让当前市场存量博弈的特征呈现得日益明显。

  与极低的成交量相一致的是,上周每个交易日的沪指波动区间也比以往大幅收窄,除上周二跌幅在1.27%外,其他四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均不足1%,市场交易的清淡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最近, 广发证券 策略分析师陈杰注意到市场有些“不正常”的特征:大家张口闭口就是“国家队”;大家普遍悲观,却以不低的仓位做短线;即使乐观的投资者,也发现找不到真正敢下手的股票。

  陈杰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存量资金博弈带来的扭曲心理下,市场的热点轮动非常快,没有赚钱效应,也没有一条持续的行业主线,这样就很难吸引期望通过布局核心产业,来赚取长线收益的资金入场。

  与陈杰观点类似,上海凯石投资高级分析师桑柳玉也认为,当前市场存量格局已成,股市对场外资金吸引力不足,而在没有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形下,未来指数仍以震荡走弱为主,但继续大幅下跌的风险也不大。

  杠杆资金是窥视市场资金的一面镜子。5月19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8289亿元,相比上周下降62.69亿元,融资余额在近期市场走弱的情况下,持续下降,目前已经回落至2014年底的水平。

  谈及成交量的今非昔比,歌斐资产FOF基金董事总经理宁冬莉解释称,自股指期货工具被限制后,从事量化策略的对冲基金都无法正常发挥,这是造成当前两市成交量大幅萎缩重要原因之一。

  宁冬莉发现,“今年市场非常不好做,很多择股型的管理人,最近都将大量资源花在研究上,甚至超配了比以往更多的研究员。”她判断,今年市场大概率将价值回归,届时最优质的上市公司将得到机构的认可。

  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下,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的生存之道也大为不同。择时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会将择时策略发挥到了极致,精准控制仓位以求绝对收益,而择股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则强化研究能力,以期找到抵御周期的“真成长”。

  对于一些规模略大的基金而言,“多策略”趋势也非常明显。因为市场有情绪存在,一种策略很难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很多基金管理人也将产品线延伸到商品期货、港股甚至海外市场,这也是应对这场持久战的新策略。

  择时派:精准控仓锁定“绝对收益”

  “今年要打好防守反击,你看世界杯历史上的传统强队,都是防守能力特别强,他们首先是坚决不能轻易丢球,其次才是抓住机会要大胆突破攻门。”谈及当前环境下的生存之道,以择时能力见长的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比喻称。

  在陈宇看来,其实市场并不是特别差。理由是,宏观上新兴行业仍在快速发展;流动性上“钱无处可去”仍困扰很多投资人。因此,当前股市当前最大的风险是估值风险,最主要的矛盾是供给不足的矛盾。

  如何把握存量博弈市的赚钱机会?陈宇给出的投资建议是:“大跌大买,大涨减仓。”在他看来,现在估值合理并不多,满仓操作压力会比较大,要借鉴军事大师战场上的“逐次抵抗”的战法,在每一个卖压衰退的时点反冲锋。

  当然,即便市场不存在整体性市场机会,却存在一的结构性机会。陈宇也建议把握股票结构性的分化:对于没有业绩、讲故事的,要尽早壮士断腕;而对于有估值支撑、业绩向好的,一旦跌出价值就要敢于买进。

  与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择时”策略相似,最近发行中的两只主打“保本”概念的公募基金经理,也将“择时”能力提高到空前高度。

  “在这种波动较为剧烈的行情中,收益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建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李菁称,今年要做好“波段性”的投资机会,在保证本金金额安全的基础上,力争为保本基金创造超额收益。

  谈及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长盛同享保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蔡宾告诉上证报记者,在经济寻底和股市宽幅震荡的市场格局下,“先保本,再增值”的投资策略是当前市场形势下的稳健选择。

  “当前市场开启震荡模式,配置保本基金恰逢其时。”蔡宾认为,存量资金博弈格局短期难以得到实质性扭转,当前股市处于缩量、窄幅震荡、低波动率状态,不具备较强的趋势性机会,但配置保本基金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今年以来,出于风险的考虑,投资人对股票型基金多有畏惧心理,一些“固收型”、“保本型”、“定增型”产品,甚至涉足一级市场的类PE、VC的创新产品,却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追捧。

  近期,汇添富也新发了一款主打“多策略”的基金,在其基金经理赵鹏飞看来,“多策略”主打股票定向增发,它具有“折价买股”的优势。例如,1年期定增股票平均折价率为18.61%,相当于在2300-2400点左右买入。

  择股派:加强调研布局“真成长”

  相比自上而下选股的“择时派”基金经理,一些擅长自下而上选股的“择股型”基金经理则在近期加大了调研投入,他们渴望能够去伪存真,寻找到能抵御市场下行风险的“真成长”。

  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知名私募,朱雀投资的投资策略十分清晰,即在存量博弈的格局下,寻找“结构性行情”机会。“目前市场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但时间维度还没有结束,若市场再次下跌将提供加仓机会博反弹。”朱雀投资相关负责人称。

  最近一段时间,白酒、家电、养殖等板块走势较强,机构间“抱团取暖”情形再现。上述朱雀负责人称,市场的中期风险应关注人民币汇率,不过,在这轮调整后,可以精选一些被错杀的成长股。

  与朱雀的投资逻辑相似,观富资产最近的策略是“积极选股、淡化指数”:中短期做通胀主题,主要在能源类、能源设备、农业类、可选消费等传统行业;中长期盯着新蓝筹,大概率在农业现代化、制造业高端化、服务业规模化等领域。

  寻找哪些结构性投资机会?益民基金给出的配置建议是,包括新兴行业中的新能源、VR、人工智能等,以及传统行业中的供给侧改革、产品涨价主题。理由是,一季度盈利虽有改善,但全面持续回升概率较小,结构性一些变化值得关注。

  存量格局下,九泰基金认为市场机会更多来自于“结构性机会”,一是具有估值优势和符合弱市中市场配置偏好的板块,如电力和 公用事业 、家电;二是具备政策面利好的行业,如血制品、非银金融;三是一季报表现靓丽且盈利趋势较好、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如食品饮料(白酒)、新能源汽车。

  “由于市场仍偏弱,主题热度和持续性明显偏弱,参与的收益风险比偏低。”九泰基金在主题投资上给出建议是,关注互联网彩票和土壤修复。互联网彩票有望受益于重启预期的抬升。“土十条”即将公布,资金瓶颈也有望边际改善。

  在很多市场人为存量博弈困惑时,一个积极信号开始出现。记者调查发现,近期一些秉承价值投资的老股民和市场大户再度活跃起来,他们曾是去年上半年冲顶时的冷眼旁观者,近期却开始逐步“加仓入场”。

  上周,来自江苏的“大户”于君将仓位提高了一倍,并将持仓结构做了一些“微调”,除保留一两只大蓝筹股外,也新加了部分中小市值的股票。在他看来,目前的点位已是“相对底部区域”,只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就不用过于担心。

  “资金入市有三个阶段:首先是超级大户入场;其次是机构投资者入场;最后是散户入场。目前,超级大户入市还没有看到,预计下半年养老金将入市,但初期资金不大,难改当前资金供需的大格局。”一位资深市场人士称。

  “地量地价”、“大户入场”……这些预示市场见底的特征,能否再次应验,并不好判断,但无论是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还是延续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当下都并不悲观,反而在市场不明确的情况下,格外注重调研的分量。

  来自格上理财的统计显示,5月9日至5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131只个股获得私募机构调研,其中,计算机行业最受欢迎,有20家上市公司受私募调研,其次是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分别有11、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