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结构调整对辽宁农民的影响

来源:中国网
2016-05-23 06:31:00

  编辑部:

  2016年春节,我到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镇红旗沟村、黑沟镇卧龙村进行了走访调研。当地农民反映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时农业农村政策调整,特别是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调整也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种粮农民收入减少,农户储粮量增加。红旗沟村和卧龙村都是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种植玉米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卧龙村农民赵美华说,她家种植玉米30多亩,种植花生10亩,今年玉米少收入4000多元,受此影响,花生价格每斤也比以前低了1毛多,还不好卖。我们在村里也看到,许多农户粮仓里堆满了玉米。

  二是农民选择种植品种具有一定盲目性,农业信息利用不足。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总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什么挣钱种什么,但具体种什么比较盲目。卧龙村农民赵全福说,村子附近有个小型桃罐头加工厂,村里很多人准备种桃树。但投入成本高、周期长,3~4年才能结果,对种植收益也没有把握。当地不少农户都有台式电脑和智能手机,但当被问及是否利用互联网查询种植信息时,农民都表示很少用。

  鉴于以上问题,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扶持政策研究,确保玉米临时收储价格调整后,农民收入不减少。通过定向补贴方式补偿玉米生产成本,保障玉米种植的基本收益,保护农民的玉米生产积极性,争取实现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不下降、主产区玉米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鼓励农民储粮,减少国家粮食储存压力,同时减少粮食储藏损失。

  二是加强信息、政策引导,避免一哄而上,产生新的卖难。首先是要加强乡村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各类产业有序发展。其次要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适应马铃薯主粮化和人们消费多元化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马铃薯、杂粮及高效作物,对建设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的农户予以生产性补贴;对改种投资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的果桑等作物的,应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支持。第三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种植信息和学习种植技术,增强农户生产的针对性。

  三是坚持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在县乡层面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存在相互脱节现象,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建议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并扩大种类和区域;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向初加工延伸,提高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以县为单位加强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行业规划处张野田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玉米结构调整对辽宁农民的影响

中国财经app

玉米结构调整对辽宁农民的影响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玉米结构调整对辽宁农民的影响

中国新三板APP

玉米结构调整对辽宁农民的影响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