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媒体团参观长江三峡工程展览馆马榕摄
中新网宜昌5月22日电(记者 马榕)“这真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工程!”面对185米坝高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供职于DunyaNews的巴基斯坦记者WajahatSacedKhan不禁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同行的巴基斯坦广播电台前台长GhulamMurtazaSolangi则用了“不可思议”来形容三峡水电站带给他的震撼,“它的装机容量,相当于整个巴基斯坦的装机容量!”
5月21日,包括Wajahat、Ghulam等在内的十七名巴基斯坦新闻工作者抵达湖北宜昌,参观三峡水电站。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在中国参观考察水利项目,而这一天,恰好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65周年。
让Wajahat更兴奋的是,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长江三峡集团已在巴投建了卡洛特水电站等多个清洁能源项目,他说这会在很多方面帮到自己的国家,尤其是供电。
缺电,是多年来困扰巴基斯坦民生和经济的一大难题。巴基斯坦记者来访团成员、《今日巴基斯坦》记者UmairQadirRana说,在巴基斯坦大量城市和偏远山区,停电十几个小时很常见,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与此同时,原本可以转化为清洁电力能源的湍急水流,却常年白白流走。
如今,这一大自然的馈赠将发挥更大价值。今年1月10日,坐落在巴基斯坦吉拉姆河上、总投资16.57亿美元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按照长江三峡集团的计划,2020年12月该项目竣工后,平均年发电量将会达到32.06亿千瓦时。
“水能发电,在巴基斯坦很欠缺,但使用这种清洁能源会是未来政府大力推进的方向。”Rana说,中国在巴基斯坦投建水电站,是个很好的开始。
中国长江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投资业务一部高级业务经理王全亮告诉中新网记者,卡洛特水电站是“一带一路”中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这个不到30岁的中国小伙子,为推进这些项目在巴基斯坦呆了近五年。
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巴已拥有涵盖水电、风电、太阳能领域的8个项目,总装机容量335万千瓦。从北部的科哈拉水电站,到南部的卡拉奇三峡塔塔风光互补光伏项目,总投资额超70亿美元。
能源,成了连接中巴经济的能量纽带。2015年4月中巴双方确定了以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要领域的“1+4”合作框架。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向记者介绍,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当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以三峡集团为代表的企业,正积极“走出去”,希望把中国经验、教训分享给巴基斯坦。
为更好地协调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增进中巴友谊,今年1月15日,巴基斯坦政府成立了以总理谢里夫为主席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商、共建、共享这一贯穿‘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旋律不是空谈”,赵白鸽透露了一个细节,她说自己和巴中经济走廊议会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先生几乎天天沟通项目进展,“我们用微信,很方便。”
但想要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困难仍然很多,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参与进来,企业缺乏成功样本,劳工、外汇、投融资政策有待确定等等。赵白鸽说,这些都是摊在桌面上的问题,很实际,需要中巴携手共同推进。
但在国际上,人们也会对来自中国投资的水电站、中巴经济走廊有不同的评价声音。对此,Wajahat在参观长江三峡水电站后说,“我希望能把在中国看到、听到的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传达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情况,避免误会。”这是他此次来中国考察三峡水电站的主要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