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包 文化土特产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网
2016-05-22 05:27:00

  要想打造文化土特产,商家还得再学一点生活美学,思路再开一些,落脚再实一些

  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闭幕了,逛了几天,颇有些感触。几十米长的苏绣《百骏图》长卷能引起参观者的惊叹,但能让消费者慷慨解囊的却是更实用的物件,手工敲制的铜壶、布艺绣花的象棋,各种精美的陶瓷杯子、木艺家具也很受欢迎。这些文化产品的销路极好,远胜于隔壁“一带一路馆”里的韩国零食、法国红酒。闭馆的时候,一位老太太拎着一个大布袋笑嘻嘻出了门,里面装着她买的苏绣团扇、荣昌夏布围巾,还有几件彝族绣花衣裳,说是要回去分给老姐妹。她还给这些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文化土特产”。

  这个词儿挺好。在物质不丰富、物流不发达的年代,消费者喜欢的土特产主要是各地有代表性的农副产品,比如章丘大葱、五常大米、金华火腿,若能带回上海大白兔奶糖,那真是甜到心里了。随着生活日益富足,特别是近几年生活网购的兴起,吃吃喝喝的东西网上多的是,价格便宜,送货上门又方便,出门在外就爱买点更有意思的东西,文化土特产逐渐成为新宠。

  各地的手工艺品天生就有成为文化土特产的潜质,比如景德镇陶瓷、南通印花布、蔚县剪纸、庆阳香包。当地的风土人情、资源禀赋赋予它们独特的材质、风格,这种土生土长、独一无二的气质正是本地消费者忘不了的乡愁,外地消费者放不下的新奇,也是文化土特产最大的卖点。

  但并非所有的手工艺品都能成为文化土特产。无论土还是特,都是产品的修饰词。成为产品是文化土特产的核心要求,也是手工艺品转型文化产品最难迈过的坎儿。

  跟大批量养殖、流水线生产的东西不一样,手工艺品往往是一针一线、一丁一卯制作出来的,产量不高,每一件都带着指尖的温度,凝结着汗水的气息。直到现在,价格最高、市场最认可的工艺品仍然是手工制作。

  展会现场有贵州水族绣娘售卖蝙蝠花纹绣片,不过掌心大小,要价50元。面对讨价还价的顾客,皮肤黝黑的绣娘愤愤不平:绣这样一张绣片要一天时间,现在找个做家务的小时工,2个小时也不只50元了,何况绣娘们花的心思复杂得多。这样一讲,原本嫌贵的顾客果然爽快地掏了钱包。

  但是要成为产品,却又必须要适应批量化供货的需求。有些消费者就喜欢原汁原味的“土”产,这可以通过再造生产流程来实现,比如现在很多绣艺工作室采取多招绣娘、进村设绣点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

  但更多时候,消费者更喜欢借鉴部分元素的“特”产。这恐怕是手工艺品转化为文化土特产的最大障碍。因为手工艺品往往是阳春白雪,精工细雕、每一根松针都清晰可见的沉香摆件虽然贵重,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却实在没什么大用。只有那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需求、技术相结合,突出创新理念和地域特色,更为生活化的手工艺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追捧。

  这些年看下来,手工艺品往往向首饰、摆件发展,比如从做剔红大盘子改成做剔红项链,把秤做小了装进玻璃罩卖“称心如意”。这样的转型是进步,但尚未达到最佳效果。

  要想打造文化土特产,商家还得再学一点生活美学,思路再开一些,落脚再实一些。记得前几年江西省一家竹木业企业做出了全球首款“全竹键盘”,敲击声小,既环保又有质感,不少白领很喜欢,在海外市场卖得尤其好。还有故宫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伞”,都凭借脑洞大开的设计卖断货,值得借鉴。

  再提醒一点,作为特产,品质优良是必须具备的,文化土特产切不可因为数量上去了就粗制滥造。当年故宫的文创产品就曾因手提包提带脱落、T恤棉质一般遭到网友差评。

  跟传统土特产相比,文化土特产心思巧妙,自带“段子”。下一次,去南京不妨少买只盐水鸭,带一幅云锦,让家人领略一下寸锦寸金的霞光灿烂,离开北京也别只拎着稻香村点心,带几个骑虎捣药的兔儿爷,给孩子们讲讲玉兔卖药的传说,说不定能带给亲朋好友更长久的念想。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来一包 文化土特产

中国财经app

来一包 文化土特产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来一包 文化土特产

中国新三板APP

来一包 文化土特产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